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要撞击小行星?怎么撞?

0
分享至

地球悬挂在浩瀚宇宙中,宛如一颗蓝白相间的宝石。

这颗宝石并非绝对安全,太空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不速之客"小行星,始终是人类需要面对的潜在威胁。



2022年秋季,美国完成人类首次小行星撞击实验后,中国也开始布局自己的行星防御计划。

在最近召开的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向外界透露,我国正在筹备一次特殊任务: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情节,但确实是中国航天人正在认真筹备的现实任务。

太阳系中漂浮着数以亿计的小行星,它们大多是行星形成过程中留下的"建筑材料"。

回顾历史,地球曾多次遭受小行星撞击。

约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2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现在的墨西哥湾区域,引发全球气候剧变,直接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终结。



那次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远超当今全球核武储备的总当量。

更近的案例包括1908年发生在俄罗斯远东的通古斯事件,一颗直径约65米的小行星在空中爆炸,摧毁了超过两千平方公里的森林。

2013年,一颗直径约18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其威力相当于30颗广岛原子弹,造成近1500人受伤。

面对这些来自太空的潜在威胁,科学家们构思了多种应对方案。

目前最受青睐的是动能撞击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发射一个飞行器以极高速度撞击小行星,不需要完全摧毁它,只需要施加足够的力使其稍微偏离原有轨道即可。

2022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实施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



他们的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308天后,准确撞击了一颗对地球无害的小行星,成功改变了其运行轨道,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中国的"小行星防御任务"采用独特的设计方案。根据吴伟仁院士的介绍,任务将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专家打了个生动比方:这个过程好比一场精密的"太空台球游戏"。第一步发射一个母船,它会携带一个撞击器。

在接近目标时,撞击器将与母船分开,以大约每秒6.5公里的速度撞向小行星。

随后母船迅速变轨,从安全距离观测撞击现场,利用搭载的相机、雷达等设备记录撞击产生的碎片和尘埃。

最关键的是要精确测量小行星轨道改变了多少。

这次任务的目标是在距地球约1000万公里处,对迎面而来的小行星发射撞击器,通过碰撞产生的动能改变其轨道。

计划通过这次撞击使小行星轨道改变3到5厘米,确保它在未来几十年到一百年内不会威胁地球。

中国的任务方案与美国之前的实验有所不同。NASA的目标是一个双小行星系统,通过测量其轨道周期变化来评估撞击效果。

而中国的目标是一颗单独的近地小行星,将直接测量其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变化,技术挑战更大。



当然,中国规划小行星撞击任务的价值远不止技术验证那么简单。其最大价值在于获取小行星防御的核心数据。

通过对比撞击前后小行星的轨道,科学家可以精确计算这次撞击传递了多少动量,从而得到关键参数——"β值"。

这个数值对未来设计任何真实的偏转任务都至关重要。

撞击就像一次"主动地震学"实验,通过分析撞击坑的大小、形状、喷出物的多少和速度,可以反推小行星的表面和内部物质组成与结构。

这对于评估未来若需偏转其他小行星时该用多大"力气"至关重要。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中国在这次任务中展现了开放合作的姿态。

吴伟仁院士已经明确表示:"我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这种开放态度体现了中国在太空治理中的负责任立场,也呼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正如专家所说:"如果全球共享数据,共同掌握科学成果,最后我们可能得出更加精确的结论和科学的认知,这对整个人类都是有益的。"

中国规划的撞击任务预计在2027年左右实施。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可能不会想到那些闪烁的星光中,有一个人类探测器正在穿越数千万公里太空,执行一场精密的"宇宙手术"。

这场手术的目标是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它代表了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共同守护家园的智慧与决心。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人类终将建立起完善的行星防御系统,让地球永远远离小行星撞击的威胁。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侃神评故事
2025-10-11 11:30:03
25岁小伙邀请38岁少妇过夜!女子两小时后却不堪忍受,真的受不了

25岁小伙邀请38岁少妇过夜!女子两小时后却不堪忍受,真的受不了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9 08:47:56
关于香港的现状,这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关于香港的现状,这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科学发掘
2025-11-07 11:55:52
推荐次顶配 长安第四代CS55PLUS购车指南

推荐次顶配 长安第四代CS55PLUS购车指南

车质网
2025-11-16 07:11:32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05-15 15:12:03
火车上男孩总踢我座位,刚想教育他,他扔来张纸条,看后我立马报警

火车上男孩总踢我座位,刚想教育他,他扔来张纸条,看后我立马报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13 15:37:30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被烧?——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4日)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被烧?——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4日)

今日辟谣
2025-11-14 17:22:06
都是谁在买?1899元的iPhonePocket开售即售罄,39.9元高仿已现

都是谁在买?1899元的iPhonePocket开售即售罄,39.9元高仿已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6:17:37
卷疯了!网约车司机一天跑12小时,月收入约4000元,7家平台退场

卷疯了!网约车司机一天跑12小时,月收入约4000元,7家平台退场

网约车观察室
2025-11-15 09:52:24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极目新闻
2025-11-14 20:10:12
81岁白韵琴在江门旅游,与小15岁丈夫依偎像母子!谢伟俊感慨颇深

81岁白韵琴在江门旅游,与小15岁丈夫依偎像母子!谢伟俊感慨颇深

户外小阿隋
2025-11-15 14:05:00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全运乒乓球结束,女乒世界最新排名,王曼昱孙颖莎排名更新

全运乒乓球结束,女乒世界最新排名,王曼昱孙颖莎排名更新

世间一分钟
2025-11-17 00:32:06
国常会部署“促消费稳投资”,新一轮降准降息有望实施

国常会部署“促消费稳投资”,新一轮降准降息有望实施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6 20:52:20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花花娱界
2025-11-14 21:54:35
湖南一对夫妇冷战20年从不亲热,谁料,妻子突然去世,丈夫整理遗物才知真相...

湖南一对夫妇冷战20年从不亲热,谁料,妻子突然去世,丈夫整理遗物才知真相...

二胡的岁月如歌
2025-10-27 18:29:26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女狱警痴迷“纹身坏男孩”,恋上囚犯,为爱改造身体?

女狱警痴迷“纹身坏男孩”,恋上囚犯,为爱改造身体?

新欧洲
2025-11-15 19:50:03
48岁女人网恋瑞士银行家,飞往瑞士后才知男友的真实身份

48岁女人网恋瑞士银行家,飞往瑞士后才知男友的真实身份

张道陵秘话
2025-11-08 00:00:15
知名女演员宣布已离婚,结束7年豪门婚姻

知名女演员宣布已离婚,结束7年豪门婚姻

早安英文
2025-09-28 05:33:37
2025-11-17 04:48:49
华人星光
华人星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5445文章数 1542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旅游要闻

历史学者纪连海打卡徐州户部山:在这里可以享受生活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