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表哥在微信问:老弟,今晚几点方便。
心里咯噔了一下,表哥很少主动找我。老爸21年脑梗生病那几年,因为要走医保,需要老家医院开大病证明,倒是经常找表哥。
表哥是二姨家的大儿子,小时候过年春节初二开始,老妈总会难得让老爸看着小卖部,自己离开一年360天几乎不离开的小卖部,领着我们兄弟俩,坐上早晨7点多出发的村大巴,去县城走亲戚。县城里面有老妈家的几大家子人,大舅、小舅、二姨、小姨等,每一户走下来,总能领得一大笔红包。
去县城总要住下1-2天,住的地方就在二姨夫家。二姨夫是转业后,到ZF机关当领导的司机,那些年头,司机可是有地位的高薪职业,不是轻易能当上司机的;二姨高中学历毕业后,也进入二零县里的食品厂。二姨家就是一个典型90年代的中产。
二姨夫家在一个大院里,就是电视里面能看到的那种城里的“不见木”二层水泥建筑,家里贴着瓷砖铺着红砖地板,电视录音机录像机一应俱全。每年到二姨夫家,总是看到他笑呵呵坐着看电视,那时候表哥戴着眼镜也是一脸笑呵呵地问候着我们这些乡下来的亲戚。
和二姨家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上了高中后,就很少过年去县里拜年了。等我上了大学刚毕业那会,听说二姨夫得了老年痴呆,熬了几年走了。表哥和二表哥成家后,在县里其他地方建立房子,都搬走了。大院里,现在就是二姨一个人住。表哥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二表哥进了市里的一家私企,过着80后典型的日子,不好不坏,比起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他们这些生活在县里的人,有自己的大房子,没有了最大的一项支出,有一辆车可以放假到处走走看看,勉强也算是城市中产。
再后来表哥的孩子也长大,上了大学那年才知道。亲戚间就是这样,一代人过后,交集就越来越少,特别像我们这样离开老家,在外地打拼的人,对下一辈人基本毫无所知。
话说回来,表哥留言后,我刚周五计划早点回家,在路上就给表哥回拨过去,原来是表哥孩子今年大四毕业,但工作还未有着落,希望我帮着看看。
现在的大环境,不但在职的牛马因为房贷和家庭,拼命卷工作,天天加班挨叼,活得战战兢兢,随时面临被cAI走人的境地;刚毕业大学生们也是面临前所未有不友好的就业市场,薪资起点变得更低,招聘的单位更少。00后的这代孩子,可能是望着中国时代发展红利火车尾疾驶而过的第一代人,小时候生活在幸福小康的环境,长大后却不能像祖父辈一样,有能扎根并巩固为中产的土壤。
AI时代来临了,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也达到了历史前所未有的水平,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下,我们是否还能给下几代人创造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机遇的新中国梦时代?答案都在每个人的心里和脑子里,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这代被称为什么都没有得到的一代人,能做些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