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表面看起来活泼开朗,实际上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他们从不敢大声表达自己,也总是对自己没信心,常常表现出讨好、退让,甚至无底线的顺从。
你以为那是懂事,其实是自卑。只是你没发现。
一个孩子是否自卑,并不全靠考试成绩和朋友圈子判断,而是藏在他平日里常说的几句话里。
如果你家孩子经常说出这3句话,那你得格外警惕了。他不是成熟了,而是压抑太久了。
01
“我不行的,别人都比我厉害”。
这句话听着平平无奇,但本质上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
小时候,孩子失败一次,两次没关系;关键是他从失败里学到了什么。
而当他每次失败,听到的都是:“你怎么又考倒数?”“别人家的孩子多争气!”这种比较和打击久了,孩子就真的信了自己不行。
他会把“我不行”当成习惯性的台词,把自我价值无限压低。
我有个邻居,孩子成绩中等,家长却天天贬低他:“你这脑子能学得好才怪。”
结果孩子到了初中,什么都不敢试,连参加演讲比赛都主动放弃,说自己天生不行。
你看,语言是利器,家长一句无心的嘲讽,可能成了孩子一生的自我设限。
一个自信的孩子,是敢于试错、敢于争取的。
不是一上来就自我否定,把可能性拱手让人。
02
“没事,我习惯了”。
很多孩子,明明在受委屈,却总是强忍着说没事。
有人抢他东西,他说没事;被冷落,他说没事;考试失利,他也只说:“没关系,我早就习惯了。”
这不是懂事,而是情绪的麻木。
他不敢表达不满,不敢诉说委屈,因为他知道没人在意。
这类孩子,小时候可能经常听到家长说:“哭什么哭?”“忍忍就过去了。”
慢慢地,他就不再哭了,也不再说了。
你以为他内心强大,其实他早就学会了自我压抑。
这类孩子往往情绪管理能力低,长大后容易陷入关系中的讨好和委屈,习惯性让步,却从不为自己争取。
03
“你别骂我,我就是笨嘛”。
这句话背后的心理,是自我贬低+防御机制。
当一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时,其实是在试图让家长收手,停止批评。
他把“我笨”说在前头,反而让大人觉得他知错了、认怂了。
但这其实是一次次被否定之后的“自保”。
我朋友家的孩子,只要写错一道题,就会赶紧说:“我脑子笨,别骂我了。”
哪怕家长没骂,他也会提前这样说。
看似懂事,其实是过度紧张。
他不是不想学好,而是怕犯错后被伤害。
这不是谦逊,是一种被打击后的条件反射。
04
自卑,从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
它是孩子成长路上,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否定;是无数次在需要鼓励时被泼冷水;是每一次委屈都被当成“矫情”忽略。
等家长反应过来,孩子的内心已经封闭、敏感、自我设限,再难敞开心扉了。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更不是打击式教育,而是被理解、被肯定、被支持。
他说“我不行”,你要告诉他:“试试就行”;他说“我习惯了”,你要回应:“你不用一个人扛”;他说“我笨”,你要坚定地说:“没有人天生就会,都会慢慢变好的。”
能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比考多少分都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