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
关于中耳炎的那些事
耳鼻喉诊疗中心
“耳朵进水又疼又闷肯定是中耳炎了”
“孩子总挠耳朵是得了中耳炎”
我们常被耳部不适困扰
却总被“经验主义”误导
那么 中耳炎究竟是什么?
哪些症状是“真警报”?
哪些误区要避开?
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
带你揭开中耳炎的“真面目”
![]()
五大常见误区
01
“耳朵流水≠中耳炎”:耳道流水(耳漏)可能是中耳炎,但也可能是外耳道炎、湿疹或脑脊液漏!
建议:别用棉签掏耳“吸水”!可能损伤耳道或推脓液更深,立即就医明确病因。
02
耳朵疼就是中耳炎?疼的位置是关键!
耳痛虽是中耳炎典型症状,但外耳道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甚至心绞痛(罕见)都可能引发耳痛!
自测技巧:轻轻拉耳廓或按压耳屏,若疼痛加剧,更可能是外耳道问题;若疼痛伴听力下降,需警惕中耳炎。
03
中耳炎就用滴耳药水?用错药反而加重!不是所有中耳炎都需要滴耳液!需立即就医后明确病因,再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滴药的正确操作:
1、滴耳前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
2、侧躺患耳朝上,滴入药水后保持10分钟。
3、严格按医嘱用药,勿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
04
中耳炎是耳朵进水引起的?耳朵进水通常引发外耳道炎,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发中耳炎。
感染路径:感冒→鼻咽部炎症→咽鼓管肿胀→中耳积液/细菌侵入→中耳炎。
耳内出现不适,就医后明确病因,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05
擤鼻子怎么会擤出中耳炎?用力过猛真的会!用力擤鼻时,鼻腔压力骤增,可能将分泌物“挤”进中耳!
正确姿势:单侧轻擤,擤鼻后耳闷可以吞咽、打哈欠或咀嚼口香糖,帮助咽鼓管开放。
如何科学护耳?
1、预防感冒:流感季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2、正确擤鼻:单侧轻擤,避免压力冲击中耳。
3、避免耳道损伤:少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外耳道炎。
4、及时治疗鼻咽疾病:如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防止炎症蔓延至中耳。
![]()
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 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加重伴发热。
· 耳道流脓、带血或异味。
· 听力突然下降,或耳闷胀感持续不缓解。
· 儿童出现烦躁、抓耳、拒食、发热(可能为急性中耳炎)。
![]()
科室简介
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成立于1995年,经过30年的发展,科室成为拥有多位知名专家的优秀团队。我院耳鼻喉诊疗中心拥有高清晰度冷光源,鼻窦内窥镜系统,微波治疗仪等高端医疗设备,对耳鼻喉科常见病、疑难病能够及时的诊断和处理,能够熟练开展鼻内镜手术、喉显微镜手术、耳显微镜手术。
诊疗范围
鼻 科: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出血、鼻腔鼻窦肿瘤等。
耳 科:急慢性中耳炎、急慢性外耳道炎,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等。
咽喉科: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鼾症、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
![]()
中医特色保守疗法
科室还开展有中医特色保守疗法:灸法,针刺疗法,中药熏蒸,中药熏鼻,中药塞鼻,雾化吸入,穴位注射等疗法。可治疗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出血,鼻息肉,急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腺样体肥大,耳聋耳鸣等效果显著。
健康咨询:
王晓辉(主任医师)13838996493
张小静(主治医师)13838967610
刘 青(护 士 长)15237769300
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原卧龙区公疗医院)
车站路与中州路交叉口向东100米路北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删。
文/图 | 刘 青
编辑 | 刘迦南
责任编辑 | 陈 剑
审核 | 彭兴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