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一个人的良知,就好似在自己心里带着一把尺子,衡量是非对错,成败恩怨。
良知越大的人,越知道什么该做,什么则不该做。
从头到尾,坚持按这把尺子的尺度和温度而活,心里才觉踏实,日子也才过得顺当。
相反,要是总跟着其中的原则拧着来,就算一时得了便宜,后头也准有自己难受的时候。
良知的回响
老话说人做事,天在看。
你做的每件事,在当时来看,不管大小,其实都会留下痕迹。
有的痕迹,就算别人看不见,但是你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
东汉的钟离意,有一次在仓库发现了一件被虫蛀的裘衣。
别人都说烧了算了,他却坚持补好还给了朝廷。
皇帝知道后,不但没怪罪,反而升了他的官。
你说这是运气?
不如说是良知的回响,皇帝看到了他做人实在的品质,心里感动。
很喜欢孟子说的一句话:“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做人就是要有良知,然后真正做得到,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人。
如此,活着的时候,心里没亏欠,睡觉都香甜。
而且这种踏实,多少钱都买不来。
其实,所谓有福气的生活,不就是日子过得心安吗?
暗室不欺心
在没人可以看见看到的时候,你守不守得住自己的良心?
可以说,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良知的关键。
古罗马有一个叫费罗斯特拉托斯的哲学家,皇帝曾让他编谎话诋毁政敌。
当时口头许诺的报酬,是一箱黄金和一座庄园。
他听罢,却连夜逃出了罗马。
路上只能啃干面包,喝着凉水,差点病死他乡。
有人笑他傻,他却说:“良心破了,黄金也补不上。”
后来,他躲到乡下教书,活到八十多岁。
自己的学生成群,受人尊敬。
而那个皇帝,三年后就被人推翻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良心对自己的审判。”
是啊,外人罚你,顶多只是皮肉受苦。
自己罚自己,那才是没完没了的煎熬,是精神上的酷刑。
做人守得住自己的良心,就是在给自己积攒福气的本钱。
良知的涟漪
良心这事,但凡一个人守住了,也能带动一圈人。
范仲淹说:“常持良知,虽微必显。”
要相信,再小的一种善行,早晚也会被或多或少的人看见。
就像一个人再小的良知,也能激起涟漪,好比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一个小石头。
而自身的福气,就像是泛起涟漪的湖面一样,一圈圈扩散开来。
平常日子里,凡事要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最终,心宽路宽了,走起来才顺当,也才能走得更远。
余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拿出自己的良知,真正做一个讲诚信,讲仁义,讲道理,讲人格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