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清华SIGS海洋工程研究院
两支师生队伍
在重大赛事斩获佳绩
在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
(ICCN 2025)上
殷振元副教授和其带领的学生
2023级博士生顾宇航
2024级硕士生孙佳钰
参加会议并分别作口头报告
经多轮专家评选
顾宇航获会议最佳口头报告一等奖
殷振元团队合影
(从左至右:孙佳钰、殷振元、顾宇航)
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
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上
由张若兵副教授带领的团队
2024级电气工程硕士生高慧超、魏硕
2023级电气工程硕士生董磊
2024级电气工程博士生李澜
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斩获全国一等奖
张若兵(右)与学生队长高慧超(左)参赛合影
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口头报告一等奖:南海沉积物中水合物法碳封存可行性分析
9月6日至7日,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大会收到了来自中国、英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170余份投稿,吸引了200余位低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碳中和前沿科技与政策。殷振元受邀参会并作分会场邀请报告,题目为“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法碳封存:离岸CCUS的潜在路径(CO2 sequestration as clathrates in subsea sediments: A potential pathway for offshore CCUS)”。顾宇航和孙佳钰的报告题目分别为“南海沉积物中水合物法碳封存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 of long-term hydrate-based CO2 sequestr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marine sediments)”和“水包二氧化碳乳液的制备及其在促进CO2水合物动力学中的应用(Formulating CO2-in-H2O emulsions for enhanced CO2 hydrate kinetics)”。
顾宇航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水合物法CO2封存多相多组分模拟器开发过程及其在场地尺度CO2注入-水合物封存行为预测方面的应用。大会评选出最佳口头报告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六名,最佳海报奖两名。经多轮专家评选,我院顾宇航凭借出色的表现,最终获评会议最佳口头报告一等奖。
顾宇航(左)接受大会主席赵长颖颁发的获奖证书
此次会议中,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殷振元团队不仅向专家学者展示了在水合物法CO2封存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成果,还展示了水合物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应对全球碳排放、推动气候变化应对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团队在此方向的一系列原创性工作、先进实验技术与表征方法等。此外,该团队还积极开展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拓展了学术视野,提升了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后续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协同解决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ICCN 2025)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国际期刊《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承办,英国爱丁堡大学协办,并获得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AUTSE)、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大力支持。
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基于强脉冲复合场的THU-Plas复合活性粒子消杀机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合肥工业大学举行,张若兵团队的参赛作品为《基于强脉冲复合场的THU-Plas复合活性粒子消杀机》,致力于解决传统微生物消杀手段存在的消杀实效低、存在人机共存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放电产生杀菌效率高、对人体无害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颁奖仪式(左四为高慧超)
团队首先在放电激励源、放电结构方面进行创新,开发了基于压电变压器的便携式脉冲激励源,并采取空间复合放电结构,大大提高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含量以及产生效率,提出基于浅川效应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寿命调控方法,有效提高了等离子体中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存在时间从而提高消杀效率。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该作品具有优异的广谱杀菌性能且对人体无害,因此该作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颁奖仪式(右二为高慧超)
本届竞赛设置八个分赛区、三类主题和十三个赛道,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内外243家单位报名参赛,全国赛共收到各分赛区推荐的参赛作品801件,参赛师生约5600人。经过严格评审,94家单位的283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800名专家学者、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和企业界代表参加。
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聚焦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前沿和热点,引导大学生开展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创新素质和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有效衔接,促进高电压技术、脉冲功率、等离子体及其与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再次热烈祝贺获奖团队!
捷报频传!清华SIGS团队再获全国一等奖!
捷报!清华SIGS团队获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PAC)特等奖!
闪耀赛场!清华SIGS斩获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多项荣誉
文|顾宇航、彭锦凤
图|各赛事组委会提供
编辑|叶思佳
审核|聂晓梅、林洲璐
排版|曹芷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