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舍利子是可以批量生产的,而且还有国家专利!这可不是我瞎说,早在2007年就有人申请了人工制造舍利子的专利技术。
专利号还明明白白地写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网上一搜就有。
法门寺出土:释迦牟尼佛骨舍利
说起舍利子,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那些五彩珠子。
佛教徒认为这是高僧修行成就的结晶,但现代科学家们却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就是一种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普通人烧不出来的原因,其实没那么复杂。
人体骨骼里本来就含有大量的钙质和矿物质,火化时温度能达到600~1600度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骨骼中的碳酸钙和磷酸钙会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结晶。
就像瓷器玩家都知道,窑里的高温会让材料发生质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这么来的!
1987年法门寺考古:专家兴奋发现舍利
那为啥普通人的骨灰里,却找不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呢?这主要和火化的方式有关。
古人大多是土葬,没有火化的条件。而现代火葬场为了提高效率,通常会用800~1000度的高温,不过时间很短,一般也就一两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结晶根本来不及形成。
而传统高僧火化的方式就很不一样了。他们用的是木柴,温度相对较低,大概在600~800度之间,而且火化时间特别长,有专人在旁边看管添柴,有时候能烧上好几天。
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方式,正好给了结晶生长的时间。再加上高僧们长期素食,体内积累的矿物质可能比普通人多,这也为结晶形成提供了原料。
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五重宝函
不过要说舍利子是结石,那可就错得离谱了!人体内的结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这玩意儿在两三百度的温度下就会分解成粉末,根本经不起火化高温的考验。
而且结石患者通常会痛苦不堪,而留下舍利子的高僧大多健康长寿,这两者根本扯不上关系。
那位申请专利的发明人赵某很有意思,他通过研究发现了舍利子的形成机理,然后用科学方法重现了这个过程。
其实就是怎么用矿物质和金属氧化物,在特定温度下制造出各种颜色的舍利子。舍利子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而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产物。
现代造假舍利子
有意思的是,只要有利益那么造假无处不在。现代人利用二氧化硅、磷酸三钙、立方氧化鋯等材质,结合“控温”的技术,批量生产大量假舍利子。
还明晃晃的在网上售卖,不知道买家请回去“供奉”后,了解真相会是什么表情。
真正的古代舍利,基本都是在各种寺庙、佛塔、地宫里发现的,珍贵舍利比如释伽牟尼涅槃的顶骨舍利,那都是用各种宝函装起来的。
这些宝函有盒子形状,有棺材形状,加上金银珠宝等昂贵材质,本身就已经是珍贵文物了。就算被盗也是一起的,怎么可能会单独一颗舍利流失在外?
释迦牟尼顶骨舍利 供奉于南京牛首山佛顶宫
话说回来,古代的各种高僧舍利之所以珍贵,最主要的是文物价值。现代技术就算能制造了,最多也是个噱头,总不能真拿人做实验吧?
就算动物也能烧出舍利,又有什么用呢?内蒙古包头市就有一位信佛的居士,拿自家的鹦鹉烧出舍利!
科学和信仰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只是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件事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