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0岁老人下地干活,是勤劳还是无奈?解决农民养老刻不容缓!

0
分享至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农村有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下地干活。有人夸他们身体好,也有人说他们勤劳,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可能很残酷。

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70岁以上的老人当中有36.5%仍在从事农业活动,80岁以上的老人当中有近10%还在种田。

而真正的原因,压根不是他们闲不住,而是因为不干活就没钱养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拥有全球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养老保险体系。截至2023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破10亿,基金累计结存超6万亿元。在制度的保障之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之后每个月平均能拿到六千到八千,企业退休人员也有三、四千。



但又有多少人关注到,如此强大养老体系的背后,还有大批的农村老人平均一个月只能拿到188块钱。你没有看错,188元,很多人吃顿饭、买瓶酒都不止这点花销了,他们却要维持一个月的生计。

更可悲的是,188只是平均数字,这就意味着其实很多人连这个水平都达不到。比如农业大省河南,2023年很多农村老人一个月只有123元,山东只有150元,平均下来,每天消费金额不足10元。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区区百余元的养老金,如何能够支撑起一个老人的基本生活?面对这种情况,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农村老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缴纳过社保,现在每个月能给他们发点钱就已经很不错了,少点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却完全忽略了老一代农民对新中国发展做出的隐贡献,更不知道在真正的社保制度出现之前,他们就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推进社会发展了。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农村人口占比高达89.36%,在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民一手扛起了国家发展的大梁。尤其是农业税,当时农民通过交公粮的方式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粮食并不充裕的年代,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们却上交了手中最干净、品相最好的粮食,而且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才舍得留给自己。

在最高峰的1950年,农业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9%,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到了八、九十年代,除了要交公粮之外,他们还需要承担"三提五统"和义务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负担有多重,就拿90年代中期的数据来说,各种税费、义务工如果折合成现金价值,几乎可以达到农民年收入的20%以上。

除此之外,1952年到1997年,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农业剩余被大量转移到工业领域,转移出的资金高达1.3万亿元以上,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原始积累。

可以说,没有老一辈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牺牲,就没有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他们如同大厦的根基,深埋地下,支撑着地上的宏伟,自己却鲜为人见。



这种奉献,难道不值得一份充足的养老保障吗?一代农民倾尽所有,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到老了一个月的养老金还抵不上有些人一顿饭的钱,这对他们而言合适吗?

实际上,1991年就已经有人考虑到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而且还有人大胆提出:应当将老一辈农民曾经缴纳的公粮和义务工认定为"视同缴费",把他们也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享受退休职工的同等待遇,以弥补他们曾经做出的伟大贡献。

但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建议最终未能被采纳。面对微薄的养老金,农村老人不得不继续下地干活的现象,不能总是用“闲不住”这样的词汇草草带过。

这背后不仅有养老金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经济无奈,还有年迈体弱买不起药、看不起病的医疗负担。小病靠扛、大病靠拖,几乎已经成了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

同样的70岁,有人拄着拐杖耕田,有人手握护照环游世界,这根本就不是谁努力、谁不努力的问题,而是二元化养老模式注定的结局。为何城镇养老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完善,而农村老人却要一直劳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数亿人引以为傲的养老制度难道是一把倾斜的雨伞吗?这么大的差异,到底该如何解决?



缩小养老差距迫在眉睫,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要想改变,还得一步一步来。这第一步,至少先把农村的养老金水平给提上去,做到与物价浮动挂钩,每个月发的钱至少要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如果是经济发达一点的地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高补贴力度,让农村老人也有机会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新农合的报销范围,要让更多的农村老人看得起病,不至于因病返贫。第三,发展农村创新产业,增加当地就业、创业渠道,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这是解决农村养老最有效、最实用的方式。

养老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建立起一个足够全面、公平、完善的养老制度,也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补齐农村地区的养老短板,确保每个老人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他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才能说我们的文明达到了新的高度。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恐怖慎入!24岁加纳中场疑似断腿:小腿90度弯折变形 被担架抬走

恐怖慎入!24岁加纳中场疑似断腿:小腿90度弯折变形 被担架抬走

风过乡
2025-11-14 20:49:42
神舟二十号被“剐蹭”后,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换船返航

神舟二十号被“剐蹭”后,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换船返航

上观新闻
2025-11-14 21:38:10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4 23:39:25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资金用完!全国多地已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极目新闻
2025-11-12 22:48:27
“脑袋被驴踢了”的高市早苗要开战吗?

“脑袋被驴踢了”的高市早苗要开战吗?

天真无牙
2025-11-14 12:48:33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22:32
网友们真的把阴阳文学发挥到极致,他们又有新作了

网友们真的把阴阳文学发挥到极致,他们又有新作了

清晖有墨
2025-11-14 08:36:36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2逆转夺冠:最后一舞封神微笑真甜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2逆转夺冠:最后一舞封神微笑真甜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4 23:59:07
韩国2-0玻利维亚!热身2连胜 孙兴慜任意球世界波 马宁掏4黄+拉架

韩国2-0玻利维亚!热身2连胜 孙兴慜任意球世界波 马宁掏4黄+拉架

我爱英超
2025-11-14 21:00:47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霹雳炮
2025-11-14 19:22:49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侃球熊弟
2025-11-14 19:51:35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27:04
日本人士:高市涉台言论违背国际法 破坏日中关系

日本人士:高市涉台言论违背国际法 破坏日中关系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07:30:52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澎湃新闻
2025-11-14 18:02:26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大湾区具备申办奥运所需的一切条件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大湾区具备申办奥运所需的一切条件

懂球帝
2025-11-14 17:22:09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2025-11-14 22:24:08
从曾医生 17 分钟视频里,发现两个问题,两人现在也该反应过来了

从曾医生 17 分钟视频里,发现两个问题,两人现在也该反应过来了

诗意世界
2025-11-14 20:54:19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混沌录
2025-11-15 00:09:02
金鸡奖评委名单惹争议,有张艺谋还有张译,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金鸡奖评委名单惹争议,有张艺谋还有张译,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萌神木木
2025-11-14 18:18:31
2025-11-15 09:08:49
保德全 incentive-icons
保德全
人话聊财经,人人听的懂!
1201文章数 64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X7线稿出炉:20GB内存+麒麟9030,实力没得说!

旅游要闻

江苏淮安:银带绕湖兴业富民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