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2日讯 一颗小小的石榴,正在科技、文化、产业的多维赋能下,成为枣庄乡村振兴的 “核心引擎”。在石榴精品种植示范园的智能温室,是科技赋能的 “生动课堂”。8 米跨度的自动卷帘高透光膜、风机与湿帘系统保障通风透光,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供给养分,枣庄市峄城区兴颐健康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刘侠,指着道路两侧的石榴树介绍。更令人期待的是 “航天育种” 计划,据枣庄市石榴研究院技术研究室主任罗华介绍:“我们选了秋艳、黑美人、豫大籽等优良品种送太空,希望培育出果个更大、出汁率更高、抗裂果的新品种,让种植户多赚钱。”
科技培育的好风景,也成了文化创作的 “灵感宝库”。在云颐山庄的绘画研学基地,清华大学高研班的学员们正挥毫泼墨,将百年石榴树的苍劲姿态融入国画。“咱这儿的石榴树太有特点了,树干能‘转’,满是疙瘩,用书法用笔和水墨表现,比油画更有韵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邢晓林介绍,每年春秋两季,他们都会来采风,春天画榴花,秋天画裂果,就连老板也受感染,从外行变成了国画爱好者。
文化与科技的成果,最终在产业链下游实现“价值跃升”。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里,年产 3.5 万吨的“石榴 +”生产线全速运转,王老吉石榴汁已走向全国。科技护其生长,文化赋其灵魂,产业延其价值 —— 枣庄的石榴,正以 “多维赋能” 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闪电新闻记者 刘芮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