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搭把手,把她家的高粱抬去过一下称,谁家没有遇到过一点困难,大家都是一个组的,互帮互助是应该的。”泸州古蔺白泥村七组组长欧国华洪亮地吆喝着。这温情满满的一幕,发生在白泥镇白泥村街口大塘的高粱收购现场。
9月15日—9月18日,产投集团益口福公司依照此前与白泥镇村“两委”签订的收购合同约定,来到白泥镇各村收购高粱。走进白泥村街口大塘的收购现场热闹非凡,车辆往来穿梭不停,一袋袋饱满的高粱整齐堆叠。农户们早早地就等候在此,眼神中满是对丰收售卖的期待。
收购现场:互助温情暖人心
“我家今年种了17亩高粱,大概有7000多斤,现在就是指望着今年的高粱能卖个好价钱,这样我家老头子的医药费就有着落了。”白泥村七组村民汪文英声音哽咽。原来,她的丈夫在劳作时不慎摔断了腿,家里上上下下全靠她一人支撑。她满心感激地说,多亏大家帮忙一起卖高粱,帮助她渡过眼前的难关。
“高粱3.75元一斤,国家补助0.25元,每斤能够卖上4元钱。”同组村民陈德其兴奋地介绍。他们同组的村民大部分都种植了高粱,陈德其和另外四人一起承包了76亩地。得益于今年天气适宜、雨水充足,再加上镇干部和技术专家指导有方、管理得当,产量可达2万斤,比去年增收30%左右。
产业举措:务实高效促增收
今年白泥镇高粱迎来全面的丰收,种植面积扩大到1149亩,预计总产量超27万斤,带动全镇5个村132余户农户增收,其中脱贫户占比达36.4%,户均预计增收8300元以上。如此显著的成效,得益于一系列务实举措。
镇村两级提前精心规划,统一推广优质高产糯高粱品种。组织农技干部下沉田间,开展“蹲点式”指导,举办了12场田间地头“坝坝会”;利用农闲时段召开群众会讲解玉米、高粱、水稻等农作物种植要点,覆盖全镇3000余人次,精准解决了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难题,为高粱丰收筑牢根基。
产投集团益口福公司实行“订单保底+政策补贴”双保险机制,基础价3.75元/斤,加上国家补贴0.25元/斤,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公司与村“两委”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在集中收购点设置“党员先锋岗”和“爱心互助组”。党员干部带头帮助村民搬运、称重,热心村民自发协助困难家庭转运高粱,现场日均收购量达6.75万斤,高效又暖心。同时,推行“种植—收购—资金直达”一条龙服务,收购款将通过银行卡足额发放,确保农户“粮出手、钱到手”,让农户的辛勤付出及时得到回报。
未来规划:多元发展谱新篇
“我们计划明年扩种高粱至2000亩,并配套建设小型仓储烘干中心,在保证有效降低雨季损失的同时,保障高粱品质。”白泥镇农业农村办主任周涵艇信心满满地表示。
白泥镇将持续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定期邀请省、市、县农科院专家开展高粱种植技术指导;探索开发高粱酒、高粱饲料等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高粱附加值;推行“高粱种植保险”全覆盖,鼓励农户购买保险,进一步兜牢农户收益底线。让“小高粱”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带领白泥镇的乡亲们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张雨婷)
来源:古蔺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