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9月19日下午,枣庄市城市路网畅通工程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召开。会上,枣庄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庆伟介绍枣庄城市路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截至目前,枣庄建成区道路总长度达到1877.5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47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26.86平方米,逐步构建起了“外通内联、四通八达、安全便捷”的城市路网格局。
张庆伟提到,枣庄在推进城市路网畅通工程时,始终注重系统治理、标本兼治,从路网科学布局、群众现实需求等多方面考量,打通断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让市民行得更通、走得更畅。近三年连续将“断头路”打通工程列为市政府年度惠民实事,全面掌握建成区内“断头路”现状,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实施了大连路东延、欣兴路南延、长白山路南延等46条城区“断头路”建设工程,目前已打通城区“断头路”40条。
同时,立足枣庄组团型城市的特点,科学制定中心城区路网规划,大力推进世纪大道、大连路、长江路等一批城市骨干路、片区路建设。近三年全市累计新改建道路桥梁项目120余个、城市道路110余公里。并且采用道路交通渠化、道路机非隔离带优化、交通信号设施移位等有效举措,稳步推进城区道路交叉口改造工程,近三年来累计改造城区道路交叉口50处。
据悉,枣庄在推进城市路网畅通工程时,秉持城市道路精品化、精致化的工作理念,以“畅安舒美优”为目标聚力改善出行环境。近年来先后实施滕州市平行路、薛城区光明大道、市中区西昌路等20余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通过“白改黑”、路面修复、路沿石更换、雨污水管网升级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将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无障碍环境等创新城建理念充分融入城市道路建设过程,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全方面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共结合道路工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60余公里、海绵城市面积111.59平方公里,道路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将交通信号灯、护栏、标识标线等设施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实现一体投入使用。
张庆伟介绍,枣庄聚焦解决市民出行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管停车、优通行、护道路”三措并举,全方位提升交通运行品质。颁布实施《枣庄市停车管理条例》,让停车秩序规范、交通环境改善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编制《枣庄市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优化停车资源供给和科学布局,近三年全市累计新改建57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12457个。持续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在夜间、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向社会公众开放。
此外,依托专业技术力量,根据不同时段交通流量变化规律,采用可靠化绿波、可视化绿波、安全绿波、拥堵协调控制等多项技术提速增效,搭建城市主干道绿波网。与年初相比,城区主干道道路通行效率提升18.1%,道路拥堵指数下降约13%,高峰期间行车速度由19km/h提高至25km/h。同时,针对学校、医院周边特殊时段车流,设置“定制化”配时方案,上下学、就医高峰自动延长绿灯时长,缓解集中通行压力。坚持精细化城市管理理念,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的通知》,每年组织定期监督检测,对安全隐患整治进行督促落实、闭环管理。构建专业化道路维修养护体系,提高道路养护工作效率,确保道路平整,保障行车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