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 AI 算力需求爆发与 DDR5 内存技术升级的双重浪潮下,总部位于上海的澜起科技凭借其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交出了一份堪称行业标杆的业绩答卷。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激增 95.41%,净利率高达 42.24%;第二季度更创下营收 14.11 亿元(同比 + 52.12%、环比 + 15.47%)、归母净利润 6.34 亿元(同比 + 71.40%、环比 + 20.64%)的季度历史新高,以 “双轮驱动” 模式凸显全球内存接口龙头的硬核实力,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
一、内存接口赛道的 “隐形冠军”
2025年上半年,澜起科技的盈利水平刷新行业认知:实现营业收入 26.33 亿元,同比增长 58.17%;归母净利润 11.59 亿元,同比增幅近翻倍(95.41%)。更值得关注的是其 “含金量” 极高的盈利指标 —— 毛利率达 60.43%,净利率 42.24%,不仅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更超过同期营收规模更大的中际旭创(净利率 25.33%)与新易盛(净利率 38.81%)。
尽管澜起科技的营收规模不及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巨头,但其在内存接口芯片这一技术壁垒极高的细分赛道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公司全球 DDR5 内存接口芯片市占率达 36.8%,连续 6 年稳居行业第一,形成 “一骑绝尘” 的竞争格局。
即便回溯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率也以 41.21% 位列全球存储芯片上市公司第一,用 “高增长 + 高盈利” 的双重表现,打破了 “规模与盈利难两全” 的行业惯性。
内存接口芯片是内存模组的核心组件,直接决定 CPU 与内存间数据传输的效率与稳定性,全球范围内仅三家企业具备量产能力 —— 中国的澜起科技、日本的瑞萨电子与美国的 Rambus。凭借技术积累与稳定口碑,澜起科技与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大全球内存巨头的合作已超 15 年,三大客户采购占比超 70%,深度绑定全球内存产业链核心环节,成为韩美内存巨头供应链中的 “关键一环”。
二、AI 与 DDR5 构筑 “双引擎”
澜起科技的业绩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两大行业趋势,构筑起强劲的 “双增长引擎”:
随着 AI 服务器的快速普及,高速互连芯片成为算力传输的 “关键桥梁”—— 一台搭载 8 块 GPU 的 AI 服务器,通常需要 8 至 16 颗 PCIe Retimer 芯片。2025 年上半年,公司 PCIe Retimer 业务收入同比暴增 119%,全球市场份额从 12% 提升至 14%,成功切入 AI 算力传输核心供应链。
DDR5 作为新一代内存技术,正加速替代 DDR4 成为市场主流。其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17.19%,跃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64.5%,预计 2025 年全年全球渗透率将突破 75%。作为 DDR5 内存接口芯片的全球龙头,澜起科技直接受益于技术迭代红利,核心业务持续放量。
三、产品创新持续构筑技术 “护城河”
在半导体行业 “技术为王” 的竞争逻辑下,澜起科技始终以 “超前研发” 应对市场变革,尤其在 DDR5 内存接口与 AI 高速互连两大核心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不仅巩固了现有龙头地位,更提前卡位下一代技术路线,为业绩增长注入长期动能。其创新成果并非单一产品的突破,而是覆盖 “芯片设计 - 功能验证 - 场景适配” 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深度契合 DDR5 渗透率提升与 AI 算力爆发的行业需求。
2025 年上半年,澜起科技研发费用达 3.57 亿元,研发费率为 13.56%(同比下降 8.5 个百分点)。不同于寒武纪等企业 “研发投入占比超 100%” 的激进模式,澜起科技的研发聚焦于 CXL、PCIe 6.0 等高壁垒领域,技术转化效率极高 —— 既保持了核心技术的领先性,又避免了 “重研发、轻盈利” 的困境,实现 “技术迭代” 与 “财务健康” 的平衡。
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澜起科技通过高频次的产品创新,不断拉高行业技术壁垒:
DDR5 技术迭代:已完成 DDR5 第五子代 RCD 芯片量产版本研发,确保在主流技术路线上的领先地位;
高速互连突破:2025 年 1 月推出 PCIe 6.x/CXL 3.x Retimer 芯片并完成客户送样,同时推出第二子代 MRCD/MDB 芯片;
CXL 生态卡位:公司 MXC 芯片(内存扩展控制器)已被列入首批 CXL2.0 合规供应商清单,提前布局下一代互连技术;
新品快速放量:2025 年上半年,三款高性能 “运力” 芯片合计营收 2.94 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 1.59 亿元,环比增长 17.8%,成为新的增长支点;
未来布局:正积极推进 PCIe Switch 芯片的设计与研发,进一步完善高速互连产品矩阵。
从 DDR5 的 “高频化、大容量” 创新,到 AI 互连的 “高速化、低延迟” 突破,澜起科技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坚,不仅巩固了全球内存接口龙头的地位,更在 AI 高速互连这一新兴赛道抢占了先机。这种 “双领域创新 + 高转化效率” 的模式,正是其能在半导体行业竞争中保持高盈利、高增长的核心密码。
四、短期扰动难掩长期价值
2025 年9月10日,澜起科技公告显示,中电投控及其一致行动人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 1145.15 万股(占总股本 1%),珠海融英亦计划减持不超过 1% 股份,两家股东合计减持比例不超 2%。
尽管面临股东减持的短期扰动,市场仍坚定看好公司长期价值:2025 年以来,澜起科技股价区间最大涨幅达 110.42%;截至 2025 年 9 月 9 日,公司股价报 111.67 元 / 股,总市值达 1278.79 亿元,用强劲的市场表现印证了 “业绩支撑估值” 的逻辑。
同时在高增长背后,澜起科技仍需应对多重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全球贸易摩擦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性与海外市场拓展;
技术与研发风险:DDR6 技术路线变革可能对现有 DDR5 业务形成冲击,新产品研发、客户验证若不及预期,将影响增长节奏;
客户集中风险:前三大客户采购占比超 70%,客户结构集中可能加剧业绩波动;
业务结构与存货风险:内存接口芯片占比超 90%,产品线相对集中;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面临存货跌价压力。
五、CXL 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国产化优势持续巩固
澜起科技的长期增长确定性,源于对下一代技术趋势的提前布局,其中CXL(Compute Express Link) 领域有望成为公司 “第二增长曲线”:
市场潜力巨大:CXL 内存扩展控制器市场预计 2025-2030 年复合增长率达 169%,是半导体行业增速最快的赛道之一;
技术落地在即:公司 CXL 3.x 版本已完成流片,预计 2026 年下半年随主流 CPU/GPU 平台支持实现规模化起量;
生态合作加码:与中际旭创合作开发 800G 硅光模块,切入 AI 算力集群高速连接市场,进一步拓展 AI 产业链布局。
国信证券最新研报上调公司 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至 23.22 亿元、28.56 亿元、34.04 亿元,维持 “优于大市” 评级。随着 AI 服务器需求持续爆发、DDR5 渗透率稳步提升,叠加 CXL 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澜起科技凭借 “技术壁垒 + 生态卡位 + 财务健康” 的三重优势,有望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持续领跑内存接口与高速互连赛道。
风险提示: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