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农业农村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大河东茶厂成功打造了首个现代生态循环型北方茶园,通过构建“资源-产品-有机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破解资源匮乏与产能过剩双重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实现了茶叶增产与生态保护多赢局面,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今年,大河东茶厂的茶叶产量整体平稳上涨,除了常规的气温、水分、田间管理之外,茶厂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增产,秘诀就藏在这片茶园的生态循环体系里。
在大河东茶厂里,今年新建起了三个不起眼的大棚,从天敌昆虫人工繁育+天敌昆虫牧养,到白星花金龟转化虫砂全生物过程有机肥的生产车间。这就构成了全国首个现代生态循环型茶园的核心。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天敌。大河东村与山东省虫业协会昆虫农业专业委员会合作,在茶园培育天敌瓢虫、蜘蛛等,用于防治茶叶生产中的害虫。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天敌昆虫能够有效控制害虫,茶树中间还专门栽植了岩垂草,这种蜜源植物,不仅能够吸引部分植食昆虫(害虫)积聚,还构成了天敌昆虫的"生态公寓",为他们捕猎提供场所,一丛岩垂草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圈。
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对茶园有害的昆虫则被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实现了生态循环,对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避免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而在生态循环以外,茶厂还搭建了有机废弃物循环链,利用白星花金龟将茶枝、落叶等废弃物,转化为虫砂,而这又是纯天然绿色有机肥,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结构,还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当前,在沙子口这片茶园里,正在利用成熟的生物科技进行一场静悄悄的农业革命,瓢虫成为茶园"卫士",虫砂变成有机肥料,小草化为生态屏障。这种"物质循环+生态循环"的双循环模式,构建起了一个自维持、自调节的绿色系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近年来,崂山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将低碳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涵盖物理防控设备、种苗改良、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及技术服务指导等领域的“五项直补”。累计投入资金达1.5亿元,惠及超过1.7万户茶农,确保约3万余亩茶果园实现了绿色生态转型,成功探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来源:崂山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