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28届CSCO学术年会盛大启幕。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聚焦肿瘤治疗前沿,汇聚国内外顶尖肿瘤专家,促进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倡导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与精准肿瘤学结合,推动肿瘤学科创新发展。
开幕盛典:以规范与创新之名,启航肿瘤防治新纪元
大会伊始,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并热烈欢迎国内外的与会嘉宾来到济南,共同参加第28届CSCO学术年会。
CSCO理事长、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致欢迎辞。于金明院士表示,本届CSCO年会落地济南,这座兼具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都市活力的泉城,必将为大会增添独特魅力。本届年会共设立75个学术专场,汇聚了11位院士、近500名讲者,更有来自15个国家的30余位国际专家及全国万名同行共襄盛会,无论是规模还是学术影响力均超越往届。大会共接收投稿2795篇,涵盖基础研究、临床探索与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了我国肿瘤学研究的蓬勃生机与创新实力。
CSCO作为我国肿瘤学界权威专业组织,始终秉承“团结、协作、务实”的宗旨,致力于构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肿瘤诊疗规范化、人才培育国际化与科研成果转化。CSCO系列指南已成为国内临床实践的重要标准,持续引领中国肿瘤诊疗走向标准化与精准化。今年首次推出的CSCO指南合订本电子版,实现“纸电同步、无界畅读”,将进一步助力肿瘤诊疗资源的普及与推广。
展望未来,于金明院士期待本届年会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与桥梁作用,促进国际国内智慧碰撞、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我国乃至全球肿瘤防治事业注入新动能,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CSCO的专业力量。
最后,于金明院士预祝本届CSCO年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愿所有与会者在济南收获学术启迪,交流互鉴,身心愉快、工作顺利!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主席Fabrice André 教授以视频方式为大会致辞。Fabrice André 教授充分肯定了CSCO在促进临床肿瘤学发展、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CSCO理事长于金明院士及候任理事长江泽飞教授为推动双方合作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ESMO候任主席Giuseppe Curigliano教授此次专程与会,期待进一步深化两会战略协作,共同致力于全球肿瘤防治事业的进步。最后,Fabrice André 教授预祝本届CSCO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主席Eric J. Small 教授同样以视频形式发表致辞。Eric J. Small 教授首先对CSCO的邀请表示由衷感谢,同时对无法亲赴现场参与盛会表达了诚挚的歉意。Eric J. Small 教授介绍了ASCO的使命与愿景,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的权威组织,始终致力于癌症治疗的创新与进步,并与亚太地区肿瘤学界,特别是CSCO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Eric J. Small 教授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携手推动全球癌症诊疗事业的发展,并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今日加冕,致敬往昔耕耘
CSCO候任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担任颁奖典礼环节主持。
为表彰在临床肿瘤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专家,CSCO每年评选一次年度成就奖。2025年度授予了三位在各自领域推动诊疗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
同时,大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奖结果揭晓,10篇研究分获一、二、三等奖。这些获奖研究紧扣临床与转化前沿,研究内容涉及治疗策略的探索与优化、新型药物开发、生物标志物探索、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等热门方向,充分展现了中国肿瘤学研究的广度、深度与创新活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学术盛宴:共话临床肿瘤学未来
大会报告第一环节由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医院秦叔逵教授、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分享了“国家医学中心赋能-新时期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实践和探索”主题报告。樊嘉院士指出,作为国家医学中心,中山医院通过构建多学科整合的临床研究中心、打造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立全链条信息化平台及完善激励机制,系统赋能临床研究。目前已在肝癌防治全球指南制订、自研体外诊断试剂获批、脑脊接口治疗瘫痪以及超声机器人开发等领域开展多项高质量临床试验并取得多项代表性成果。樊嘉院士强调未来将以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原创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构建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创新生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曹雪涛院士分享了“免疫炎症新靶点与肿瘤免疫治疗新途径及应用”主题报告。曹雪涛院士从基础与临床结合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免疫微环境调控、新型细胞死亡机制及创新药物靶点方面的突破。其团队发现核内DNA感知分子hnRNPA2B1可增强干扰素应答并增敏PD-1治疗,同时揭示了一种新型核主导的细胞死亡方式。在临床转化方面,其团队开发的靶向GLR1的CAR-NK细胞疗法在晚期胰腺癌的早期临床研究中已显示初步疗效,多名化疗失败患者达到疾病稳定或缓解。曹雪涛院士强调,应加强从基础到药物的原创研究,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免疫新方案早日惠及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分享了“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进展与方向”主题报告。赫捷院士从工作背景、主要进展和未来方向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肿瘤质控工作。赫捷院士指出,我国癌症负担沉重,国家层面持续出台系列政策推进诊疗规范化。目前已建立覆盖全国的四级肿瘤质控网络,打造了国家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平台,实现大数据智能化质控,并制定多个癌种质控指标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赫捷院士强调,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数据平台建设与共享应用,提升临床与管理人员的质控能力,通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提升肿瘤诊疗的同质化与精准化水平,推动肿瘤防控事业迈向新台阶。
大会报告第二环节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澞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连新教授共同主持。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分享了“放射免疫新进展”主题报告。于金明院士系统回顾了质子、重离子、空间分割放疗以及Flash放疗等前沿放疗技术的进展与临床优势,并深入探讨了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机制与策略。于金明院士表示,放疗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诱发免疫原性死亡等机制增强免疫疗效,但联合治疗需注重时机、顺序与个体化选择。同时,创新与融合是推动放疗领域发展的关键动力,未来应继续优化联合策略,实现高效低毒的精准治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分享了“肿瘤外科学的前世今生——从‘大块切除’到精准微创”主题报告。宋尔卫院士系统回顾了肿瘤外科从根治性手术向功能保留型微创手术的演进历程,重点介绍了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处理降阶及乳房重建等关键技术进展。宋尔卫院士指出,现代肿瘤外科强调整体治疗与个体化策略相结合,在保证肿瘤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展望了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技术带来的精准外科新未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分享了“鼻咽癌免疫治疗”主题报告。马骏院士回顾了鼻咽癌治疗范式转变的整体历程,系统介绍了从传统放化疗到免疫治疗综合运用的战略演进。其团队通过牵头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不仅深度探索了免疫治疗与放化疗联合的应用模式,更开创性地建立了“增效减毒”的治疗新体系。这些工作成功推动了多个国产免疫制剂的应用及治疗方案的优化升级,显著提升了中国鼻咽癌诊疗的国际话语权。相关成果被多项国际指南采纳,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我国鼻咽癌临床研究已进入引领全球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开幕不是终点,探索永不止步
第28届CSCO学术年会开幕式圆满结束,接下来,涵盖肿瘤治疗前沿成果、创新药物研发等主题的多场专题论坛将陆续展开,深入探讨、精彩呈现。我们热忱邀请您一同参与这场学术盛会,共同探索癌症治疗新路径,见证更多突破性成果诞生,为肿瘤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Aurora
审校:Aurora
排版:Kenken
执行:Auror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