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寓意希望与收获的美好时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学术活动——“肿瘤治疗创新进展与药物研发新趋势论坛”将于9月14日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陆士新医学基金会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与医学论坛网共同承办,将于9月14日在北京首钢园隆重举行。
作为服贸会健康卫生专题的核心论坛,我们以“汇聚全球智慧,共筑抗癌新未来”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一场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前沿内容和务实价值的学术盛会。论坛立足科技最前沿、聚焦临床真需求、关注产业新动力,旨在推动肿瘤防治领域的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跨界协同创新,为我国乃至全球肿瘤防控事业注入新动能。
院士领衔,洞见前沿:
聚焦生物医药创新内核
论坛首场高峰会议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教授拉开帷幕。詹教授将以《前沿科技赋能肿瘤精准医学》为题,系统阐述多组学技术、基因编辑、液体活检及人工智能如何重塑肿瘤诊疗范式,并分享其团队在食管鳞癌分子分型与精准治疗策略方面的重大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将深入剖析《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的现状与挑战》,结合多年临床科研经验,介绍我国从仿制走向创新的药物研发历程,分析细胞治疗、ADC、双特异性抗体等前沿领域的成就与瓶颈,为中国原研药物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系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则将聚焦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医疗变革,带来报告《人工智能浪潮中的智慧医疗创新》。与会者将了解AI如何深度赋能医学影像分析、手术机器人、药物研发与临床决策,体验智能科技为医疗领域带来的全新可能。
国际视野,防治并重:
关注临床创新与全球策略
论坛第二环节将迎来国际顶尖专家的精彩分享。日本大阪医科药科大学BNCT临床研究所所长小野公二教授将详细介绍《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作为将该技术成功推向临床的开拓者,小野教授将分享BNCT的技术原理、国际最新临床进展以及在日本获批治疗复发头颈癌的实践成果,为放疗抵抗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长期致力于宫颈癌防治工作,他将带来报告《加速消除宫颈癌:世界和中国在行动》,解读WHO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分析中国在HPV疫苗接种、筛查技术革新和防控体系建设方面的进展与挑战,展现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基因与细胞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周双念将汇报《中国促进妇女宫颈癌早防早控新模式(深圳南山区)阶段性成果》,介绍通过cD-L1检测、自采样技术与数字化健康管理构建的“免疫-蛋白-基因”多维度防治体系,为基层宫颈癌防治提供可复制的新路径。
共筑生态,启动未来:
医防融合项目与跨界对话
本次论坛不仅关注前沿分享,更注重实质合作与生态构建。论坛期间将隆重举行《医防融合研究课题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仪式,该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北京陆士新医学基金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多家机构共同推动,旨在建立肿瘤生物治疗临床应用标准体系,推动医防融合新技术、新产品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应用转化。
圆桌论坛环节将以“推动肿瘤医药创新的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为主题,邀请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浙江省省级医院管理中心、中国美国商会、百济神州、亚虹医药、北京溁德私募基金等机构的代表,从政策支持、产业落地、临床需求与资本赋能等多角度展开跨界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形成创新合力,为肿瘤防治打造更加完善的生态环境。
肿瘤防治是一项需要全球协作、多方参与的宏大工程。本次论坛汇聚了中外院士、临床专家、科研先锋与企业领袖,旨在搭建一个集政策解读、成果发布、产业对接与国际协作为一体的高水平平台。我们坚信,通过智慧的碰撞与资源的整合,能够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让更多患者受益。
让我们携手并肩,以科学精神引领创新,以合作力量推动实践,共同为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期待与您相约北京首钢园,共赴这场金秋时节的学术盛宴!
来源:陆士新医学基金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