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辽宁省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75年来,一代代省医人始终紧跟国家发展脉搏,聚焦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纪念建院75周年,辽宁省人民医院党委统筹策划了“省医人讲述历史”项目的同时推出“省医从这里出发”系列报道,全景展现辽宁省人民医院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脉络,一代代省医人的工作历程,学科建设关键节点的事件、成就以及阶段性成果。
本期,我们介绍辽宁省人民医院红色基因奠定者、东北工人医院创始人——陈湘。
陈湘(1914-1981),1914年生于浙江省。东北工人医院创始人之一、首任院长。抗日战争初期,在山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学习时跟随粟裕将军参加新四军,担任新四军第一任医务主任;1939—1940年,曾在陕北公学分校学习,在陕西鹿县张村驿八路军卫生学校护士大队任主任教员,在延安拐峁八路军医院延安陕甘宁边区医院任总护士长;1941—1944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医师;1945年,先后担任辽宁省保安总队卫生部医政科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后方医院院长、第三十三后方医院院长;1949年8月,转业到地方。1949年起,担任东北工人医院院长,其间在医院的创办、基本建设、规章制度制定、医疗工作、科研与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56年2月—1958年11月,任全国总工会事业局辽宁工会事业处处长;1960年4月—1962年5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辽宁分院秘书长兼南湖医院院长。
口述:陈丽娜(陈湘长女)、陈宇军(陈湘长子)
采访:金瑷瑛
时间:2024年9月3日
地点:陈湘女儿家中
整理:孙晶晶
新中国第一代医学人才创建东北工人医院 他是爱才、惜才的省医奠基人
金瑷瑛(以下简称“金”):请您介绍下您的父亲陈湘。
陈丽娜(陈湘长女):我父亲原名叫陈寿琪,后来改名叫陈湘,他最早由当时的中共地下党浙江省委联络员总负责人张达生(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温州市委书记)介绍,到上海美国基督教总会医院半工半读,其间掩护了八路军主要将领朱程躲避抓捕。后来,张达生将我父亲介绍给了中共地下党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吴毓。1937年,经吴毓介绍,我父亲进入了山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后认定为延安抗大分校(时任校长是粟裕,教务长是后来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黄耕夫)。很快在粟裕将军等革命同志的带领下,我父亲开始参加革命,所以1937年是我父亲开始参加革命的时间,也是第一次大学毕业的时间;第二次是1938年的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这是他的第二个大学学历;第三次就是1941年在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我父亲应该是中国医科大学最早的一批学生了。毕业以后,父亲的医术提高了很多,可以做外科手术了,抢救伤员等处置都不在话下。当时,因为我父亲的外语水平特别好,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时候,他还当过翻译。
陈宇军(陈湘长子):我还记得,我父亲在中国医科大学的时候不仅仅是学习,他还在那里担任过教员,也给其他学生上课。
陈湘院长在延安参加革命
陈湘院长(中)在东北工人医院门前与部分职工合影
1959年3月23日陈湘院长与东北工人医院红旗科室——理疗科合影
陈丽娜:我父亲转业后不久就接到上级命令,让他牵头组建一所医院——东北工人医院,我父亲是第一任院长。后来医院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辽宁分院南湖医院,我父亲仍然是院长。
陈湘院长不同时期的委任状
陈湘院长与医生在医院内合影
东北工人医院全体红旗手合影
陈丽娜:那时候,全省的工人都在这里看病。当时医院建得特别好,窗户和梁都是“工”字型的,代表为工人阶级服务,这都是我父亲一手设计的,所以后来我看医院的窗户和墙都感到特别亲切。那个时候我很小,就记得医院有个“小儿王”特别厉害,是小儿科的大夫。他们那个时候经常写论文,我记得我父亲总念叨,这个医生的论文写得好,那个医生肯钻研,一讲到这些他就说自己特别敬佩这样的人,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父亲特别爱才、惜才。他总说,医院能有这些专业人员不容易,得创造条件让他们好好发展,他经常鼓励大家注重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我们还留着建院10周年时,他组织出版的论文集,这里收录了很多临床人员撰写的科研论文。
东北工人医院《纪念建院十年医院管理暨医学论文选编》
陈湘院长(右一)、张鹏书记(右二)等深入研究工作
陈宇军:我记得当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辽宁分院南湖医院)院里有一个狗圈,我们小孩子经常去狗圈看狗,为什么医院要养狗呢?那时候我不懂,长大了才知道那是为了搞临床医学科研的,是为了搞科学实验。
服从命令 迅速集结队伍奔赴朝鲜战场
金瑷瑛:刚刚建院几个月,东北工人医院便接到上级命令要执行战斗救援任务,陈湘院长带领47人队伍立即奔赴朝鲜。
原载于1950年11月12日《东北日报》的东北工人医院第四治疗组赴朝志愿书
陈宇军:对,朝鲜战争打响后,我父亲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带队伍奔赴朝鲜战场,执行医疗救治任务。他迅速集结队伍、克服一切困难立即出发。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无论当时有什么困难,都必须立刻服从安排,当时医院的大多数人都是从前受过革命培养的,所以大家都齐心协力、积极请缨迅速行动。
对党忠诚 老一辈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敬仰
金瑷瑛:父亲对你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们后来的省医人来说,更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的,他们那一代人身上的精神品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陈宇军:是的,我觉得父亲给我们留下的都是别人拿不走的财富,父亲的人品和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有一件事是舅舅告诉我的,也是在东北工人医院时期,当时很多人一起涨工资,涨完后我父亲找到组织领导说,“不用给我涨,你给我降一级工资吧,国家给的工资我够花”。当时我父亲是院长,是按照13级(行政级别)发的工资。因为这都是明文规定的,谁也不敢擅自给他降回去,就按这样的标准给他发了。但是我父亲很坚持,他觉得国家刚刚建立需要资金,他就把他认为多出来的工资都存在了一个抽屉里……这个我有印象,我记得当时攒了一抽屉的钱,后来赶上个什么机会我记不清了,反正他把这些他认为多出来的工资到底还是给组织退回去了。还有一件事我印象也很深刻,就是他每次出差回来,报销的时候都会把因公出差坐火车、坐公共汽车的车票和自己外出看朋友、办事时坐公共汽车的车票一张一张分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我问他,他就说“私人出行不能让公家给报销,必须分清楚”。
陈湘院长工资级别为13级
陈丽娜:还有个事我们也都记得,当年我父亲他们3个人一起去的延安,当时非常艰苦,走了很长时间,其中有一个战友就在路程中病逝了,从那个时候起一直到后来很长时间,我父亲都在资助那个战友的孩子。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无论我们的情况如何,对那个孩子的帮助从没有间断过。
父亲对我们的影响是一生的,我们这一代,好几个孩子都学了医。我一直记得当时我父亲告诉我一定要记住无菌操作的流程,他反复强调,脑子里一定要时时刻刻记着,待消毒的部位哪里是脏的,哪里是必须要无菌的,一点儿马虎不得;父亲还教给我换药的时候要用离心式消毒法,一定要先把中心点消完毒再一圈圈地往外扩大消毒面积……这些方法不仅让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更让我在今后的从医生涯里一直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