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选自穆胜博士新书《极限生存战略》)
![]()
很多企业在建设核心竞争力上都容易掉入陷阱。
这些企业的老板通常过高地设置了自己的目标,并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许愿清单”,简言之,就是希望自己在每个方面都具备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样的宏大愿望,他们寄希望于找到诸多的强人来负责各个领域,并希望依靠他们来打造出各式各样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底,大多老板都喜欢走捷径,他们不愿意投入精力打磨组织,而是期待强人来帮自己解决问题。
但问题是,强人作为空降兵进入企业之后,多半是挣扎1-2年,而后水土不服、不欢而散。双方都不满意:老板埋怨强人耽误了自己的时间,没有做出期待的成绩;强人直言老板需求不明确,决心不坚定。
![]()
那到底是谁的问题呢?我一直有个比较坚持的认知——甲方用不好乙方,上司用不好下属,老板用不好空降兵……都是前者的问题,因为前者掌握主动权。
具体到引入强人建设核心竞争力这个事情上,大多数老板可能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是在开始阶段欠缺标准。
老板花大价钱引入强人,在双方握手之初,前者究竟有没有明确的交付标准?按理说钱都花了,应该有交付标准,但实则并非如此。简单分析:如果有标准,简单试试人家,自然就可以发现他(她)是否胜任。如果人家不符合标准,那为什么要用1-2年这么久?如果人家符合标准,那又为什么闹到最后要分手?答案很简单,绝大多数老板在引入强人时,根本就没有清晰的“标准”,只有不切实际的“愿望”。
其二是在过程阶段欠缺支持。
前面已经谈及了某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穿越各个部门协调而成的。但大多数老板在引入强人时,多半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采购上没有优势,就招个采购总监,生产上没有效率,就招个生产总监,组织设计上太乱,就招个人力总监。把人家放到岗位上,就希望他(她)自己找位置,自己定目标,自己找资源,自己做交付……
人家再强也是空降兵呀,根基尚浅,人脉全无,哪有穿越各部门协调资源的能力?真要在某个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老板要搭台,重塑组织设计,强人才能唱戏,发挥专业特长。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如果不从销售端梳理出货节奏,采购部门拿着零散的需求,再强的谈判技巧也拿不到好价格。
其三是在收尾阶段无限甩锅。
抱着强烈的期待,老板引入强人,而后强人无法施展专业,工作陷入僵局。此时,老板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标准(开始阶段)和舞台(过程阶段)是否存在问题,努力纠正错误,让事情重回正轨。但他们往往会抛下一句——“所有的事不行,都是人不行”“干部就是要打胜仗”。听起来掷地有声,但实际上毫无意义。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老板们期待的不是“强人”,而是“神”。如果要求神,烧香是不是来得更快一些?
当然,能力超强的强人也的确存在,他们往往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企业的某个领域。但是,这种强人是超级稀缺的,老板们真的能期待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吗?更大的问题是,如果他们真的帮助企业建立了竞争优势,依靠的究竟是人家的个人能力,还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如果是前者,老板真的接受吗?到那个时候,老板的胸怀真的能够容纳人家的野心吗?
在辅导企业时,我大多会问老板一个问题:“你们企业靠英雄,还是靠体系?”无论答案是什么委婉的形式,我基本都听得出“弦外之音”——大多数人更倾向前者。后来一次某企业的战略工作坊上,老板反问我:“穆老师,您觉得该靠英雄还是体系?”
我回答:“体系保底限,英雄冲上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