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梳子姐
刷到一段视频,里面讲的观点让人感同身受。
视频里是这样说的,为什么不想尊敬领导了?因为不值得!
现在有江湖义气的领导没有了,有事顶着的领导没有了,提携后辈格局高阔的领导没有了,剩下都是有功就抢,遇事就推,小肚鸡肠,充满算计的领导。
诸位您仔细琢磨琢磨,现在是不是这个情况呢?
与其说现在受人尊敬的领导少了,倒不如说水平高的正人君子少了,而手段阴鸷的小人上位了,得势了,变多了,这才是让人无法真心实意、死心踏地尊敬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过,为官需有三气,一曰正气,二曰书生气,三曰义气,缺一不可。
正气是品行操守,是征服多数人的道德要求,书生气是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而侠义之气则是凝聚人心,掌控团队的魅力所在。
若处理什么事都字正腔圆,吹毛求疵,张口闭嘴是这也不行,那也不允,处处设置障碍,貌似严格规矩,实则误国误民。
尤其对身处基层一线、担当具体事务人员来说,大的方向是守住规矩,落实上面各种要求,但一具体就复杂,很多时候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定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空间,才是检验领导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若一点灵活性都没有,僵化保守之至,这种人是不会赢得尊敬的,甚至会让人讨厌,因为他们过度爱惜羽毛,只看重自己的顶戴和清誉,什么责任都不愿承担,关键时刻会害人、会误事。
范仲淹说过一句话非常经典,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值得所有为官者深省。
所谓公罪就是领导责任,就是个人魅力,就是能力水平,当官就是承担责任的,畏首畏尾,怕这怕那,要这样的领导有何用?
至于私罪嘛,界限自然非常清晰,既包括中饱私囊,往自己兜里搂钱,也包括沽名钓誉,贪图一己功名。
到了一定层次,贪图功名比贪图钱财更卑劣,产生的后果更严重。
二者区别就在于,贪钱者可论罪入刑,而贪功名者则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人品不行,能力又差,还不承担责任,遇到这种人当然谁都不会尊敬他。
或许这种人一时位高权重,谁都不能把他怎么样,可内心由然而生的鄙视不会说谎。
用一个流行的概念来定义,叫作“厌蠢症”。
当无德无能者霸占高位时,有能力的人会本能地流露出讨厌心理,会瞧不起尸位素餐的蠢货。
所以,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能不能驾驭局面赢得人心。
怕就怕那种自以为是者,别人都讨厌之、嘲笑之、鄙视之,可是却沉醉于权力的快感而自我感觉良好,浑然不知已经沦为大家眼中的笑话。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身处领导之位却得不到尊敬,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值得可怜。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