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朋友聊历史,总有人讲袁绍是个蠢货,说他放着好计不听,可这事得换个角度看,就像现在公司里,领导没采纳某个方案,不一定是他笨,可能那办法真不合适。
![]()
191年袁绍刚拿下冀州,有个叫沮授的本地人找上门,说咱们现在有地盘了,不如往西迎皇帝,借朝廷的名号号令天下,这话听起来没错,可袁绍没听,一般人觉得他没见识,可细琢磨,事情没那么简单。
![]()
沮授当时给袁绍出的主意很实在,先在河北站住脚,再把皇帝接来当靠山,这思路跟现在公司做市场一样,先把老地盘搞稳了,再往外扩,可袁绍不是不知道,他心里清楚得很。
![]()
皇帝早让董卓带去西边了,袁绍刚到冀州,脚跟还没站稳,这时候去抢皇帝,容易被董卓当成靶子,再说袁家跟皇室早有仇,董卓杀袁家满门,表面是奉了圣旨,你让袁绍去捧皇帝,等于让受害者去替凶手开脱,这事儿怎么都说不通。
沮授自己是本地人,给袁绍提建议,心里也想着得让袁绍认下本地这一帮人,别把他们当外人,可袁绍是外来的,手里得捏着各方的分寸,要是这时候突然去挟天子,等于把本地势力和朝廷捆在一块,万一出事,谁都脱不了干系。
![]()
后来曹操用这招成了,是因为他跟皇帝离得近,手里有兵,又能把皇帝攥在手里却不明说,只打着奉天子的旗号压别人,袁绍那时候没这条件,硬来只会把自己送进董卓的刀口下。
这事说明,好办法得看用在谁身上,沮授的主意搁曹操那儿叫顺势而为,搁袁绍那儿就是自找麻烦,就像现在开公司,好模式在A城能赚钱,在B城可能亏得底掉,关键还是看时候和条件。
![]()
袁绍后来输给曹操,不是因为他没用挟天子这招,而是他没拦住曹操用,就像两个人赛跑,你没穿加速鞋,也没阻止别人穿,自然就落了后头,历史上的事,往往不是非对即错,关键看谁能把手里的东西,用在最要紧的地方。
所以下次再听见人说袁绍是个蠢货,你不妨停一停,想想要是换作你,是敢赌一把,还是宁可不动,有时候不伸手,反倒是最对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