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年七月,袁绍进军阳武(中牟北)。袁曹双方正式在官渡形成对峙,历史上的著名的“官渡之战”进入高潮。
了解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军事作战对于交战地点的选择是非常有讲究的。这次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官渡作为主战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曹操来说,黄河防线固然更容易防守,但坏就坏在防线太长,布防点太多,容易被袁军各个击破。实力处于劣势的曹操更倾向于收缩防线。
第二,回撤至官渡可以缩短曹操的粮道且拉长袁绍的粮道,这是成本和损耗方面的一个考量。
第三,对于袁绍来讲,官渡是他的必经之地。从东边的兖州去围剿曹操,那里水网纵横,有阴沟水,鸿沟水、濮水、济水、汴水、睢水等作为曹军的战略通道,根本就逮不住曹操,还非常容易被曹操截断退路。但是沿黄河西进,在洛阳盆地登陆则很难打出来。要是在虎牢关东边登陆,虎牢关守军照样可以袭扰其粮道,再加上官渡西面天赐了著名的圃田泽(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十六里),周围沼泽池塘密布,不利于步骑通行。所以袁军只剩正面南下一条道可选,官渡是必经之地。
![]()
双方安营扎寨之后,干脆利落地开火了。兖州之战后已经5年没有打过败仗了的曹军结果居然被气势汹汹的袁军打得不敢冒头,躲起来搞乌龟战术了。所以,还是那句话,说袁绍不会统军打仗,就是一个早已被公孙瓒证明过的荒谬笑话。
因为曹操是最后的赢家,所以他是咋输的就无可奉告了,毕竟要给曹魏太祖留点面子。但可以推断得出,曹操肯定是打得不咋滴,不然谁愿意当缩头乌龟呢?假如没有之前斩颜良、诛文丑的士气加成,曹军会不会一战崩盘还真不好说。
但是,袁绍表示,打缩头乌龟咱有经验了。于是修筑壁楼、堆起土山,开始了高空作业,从高处向曹营射箭,搞得曹营中的交通都必须带盾牌行走。
袁军进行火力压制之后,果断派兵去冲营,士气低落的曹军居然罕见地出现惊恐情绪。
![]()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怕了之后往往就会滋生投敌、逃跑各种念头,曹操必须要尽快找战斗英雄来振奋士气!找到了谁呢?自然是之前凭借2000泰山兵很好地完成了黄河阻击战任务的猛男于禁。
于禁表示,就当我上辈子欠你曹操的吧,再次带领他的泰山兄弟当起了孤胆英雄,全面硬战袁军,让曹军的士气逐渐回升。老于这么猛,我们也不能太丢人了。
但是,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当务之急是必须把袁军的炮楼子给端了,于是曹军的工程部日夜加班,制作了一种名为“霹雳车”的投石机,把袁军的炮楼子全给砸了。
![]()
战术鬼才袁绍表示无所谓了,高空打击对你曹操不好使,那就是我在东北研究的地道战呗。
曹操也见招拆招地挖了一道道的长沟进行防御。
反正,正面战场从一开始就相当激烈,花样多、强度大。
![]()
但这还不是袁绍的全部手段,因为袁绍这个人大家是了解的,很有情调的,不整点插曲、配套节目,那会觉得不够完美的。
袁绍居然收买了曹操身边的徐他等人(不是一个人哈)在曹营内部玩刺杀游戏。袁绍这人就是这么让人防不胜防,遇到他这样的对手,基本上就是倒八辈子霉了。
关键时刻,一个超级保镖的重要性又体现出来了,是突然第六感爆棚的许褚临时放弃休息时间回到曹操身边,挫败了徐他等人的刺杀行动。
![]()
与此同时,袁绍还派人联络了当初汝南郡黄巾军刘辟部的余孽在曹操的大后方点火,并派老兵油子刘备带人前去相助,汝南有大量官员响应了袁绍。
不要小看这件事,联络和策反敌后势力这种事,不提前布局、没有超高手腕和魅力、不下大功夫,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
汝南动乱其实有很多潜在的影响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汝南的战略物资就不会输送给官渡前线的曹操了,咱没跟着捅你曹操一刀就不错了,还想我们纳粮征丁?比如政治恐慌导致的集体观望等等。万一你曹操在前线失利了,会有无数人果断痛打落水狗来变更政治立场的。用打曹老板的方式向袁老板投诚。
大家就说袁绍这人的手段如何吧?
![]()
关键时刻,是曹操的兄弟曹仁率领一支骑兵南下平息了汝南动乱,刘备再次被打跑了。
汝南点火不成功之后,袁绍又派了别将韩荀去抄截西线,但被曹仁击败于鸡洛山。
所以,真的不是袁绍的水平不行,他跟曹操的差距不在最高领导的能力这个点上,而是在于队伍的能力素质不够均衡,简而言之,袁绍手下是没有太多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的。
各种套招之后,袁绍也意识到了,还得靠自己,跟武侠剧一样,最后还得靠BOSS亲自出手来解决问题,所以不再分兵出击,集中力量正面碾压曹操吧。
![]()
这个时候,老机灵鬼刘备再次申请去联络刘表开展敌后运动,袁绍同意了。刘备再次回到了汝南,回到了他比较擅长的赛道,与当地的小军阀龚都合作发展起来了几千人的游击大队,还干掉了曹操派去灭火的蔡阳。不多说了,反正刘备打刘岱、蔡杨这样的小头目,那基本上手拿把掐。但是大规模作战,老刘就不行了。
刘备在汝南驻扎下来的同时,官渡正面战场上,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曹操越来越感觉难以招架了。因为袁绍虽然不分兵另外开辟战场了,但却神出鬼没地派出了骑兵游击队去抄截曹操的粮道。
![]()
感觉四处漏风的曹操终于扛不住了,我好冷,我要回许都。于是,曹操写信给老伙计荀彧商议撤回许都一事。
史载“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意思是说曹操这个时候的兵力不到一万了,还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伤员,总之一句话,曹操太惨了。
这句话也成为了后世一些不明就里的帮曹操吹牛逼的人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以一万胜十万的证明材料。但是大家稍微带点脑子就知道,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比如双方在官渡布阵的时候是: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袁绍十万大军布营数十里,这可以理解。但你曹操一万人怎么分营数十里去跟袁军相当?
![]()
最终胜利者赢了是他英明神武,输了是实力相差太大,史官辛苦了。知道有些话你们不方便直说,咱帮你们翻译下。曹老板原本是跟袁绍兵力相当的,但一开始就被袁绍按着打,都出不了营了,咋办?不能损曹老板的威名呀!只能说袁绍不讲武德,十个打一个,太欺负人了。曹老板心理上扛不住了,要撤了,这也不好听。得说曹老板以万人挡住袁绍十万大军近半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这里又要给我们荀令公点赞了,荀彧真的全方位无死角地辅佐着曹操,无时无刻不在照顾曹操的面子和情绪,他给曹操回信说“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啥意思呢?老板威武,以一敌十干到这程度,您怎么都没输。但是老板你想一想,袁绍占据绝对优势不也突破不了你的防线吗?说明他不可怕!咱坚持就是胜利!
![]()
其实我很反感迎合上意那一套,但也要客观承认,说话好听也是一种技能。多了不说,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夸少骂,只要孩子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就笃定地告诉他,你不错了,我一直以你为荣……
上一篇文章咱们聊了郭嘉,很多朋友又被刺激到了,但事实就是郭嘉不如荀彧远矣!郭嘉永远就会跟曹操说,咱不怕,对方不行。但荀彧会从事实和理论各个维度去给曹操树立信心。有理有据的拍马屁、设身处地的讲问题、坚定信念的说建议……这才是优秀员工的最高标准。
荀彧担心自己给曹操的信心不够,让贾诩也安利了曹操一把,老板,狭路相逢勇者胜,袁绍也很难受,黑暗过后就是黎明,同志们都对您有信心……
![]()
说个题外话哈,咱们现在有很多女同志喜欢去挫败自己老公的信心和斗志,然后天天搁那说自己多么不容易……这其实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东北虎妞、川渝暴龙为什么很受男人们的欢迎呢?因为她们把握了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的男人我怎么玩剧情是我的事情,但别人敢攻击我的男人,老娘敢跟你拼命你信不信!
总而言之,曹操最后被荀彧给鼓励得重拾信心了。
但荀彧永远不会光说不做的,为了支持曹操,连禁卫军都派出去运粮了。曹总,您别怕,您要是光荣了,咱绝不改嫁。咱家存在上最后一点存款我都给你取出来,你放心大胆地做你的真男人。
等待时机,永远是最艰难的!大家多琢磨琢磨这句话哈!
![]()
被打了鸡血的曹操随后在谋主荀攸的建议下,也对袁绍实施了断粮战术。
荀攸跟曹操说,袁绍有数千辆运粮车在途,而且马上就要入库了,赶紧去抢他丫的呀!运粮官韩猛脑壳里面有钢管,不难对付。
窥一斑而知全豹,袁绍和曹操其实都是谍战高手。袁绍可以对曹操实施内部刺杀,曹操也掌握了袁绍的核心信息。所以,有人说军事战争的一个重要学科就是信息战,这是有道理的。
曹操在进一步征求荀攸的意见之后,派徐晃(荀攸推荐人选)和史涣(曹操沛国老乡)攻击韩猛,成功烧毁了袁绍的军粮。曹操真的相信外人吗?五子良将过得怎么样,他们冷暖自知。
这次截击烧粮其实是官渡之战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要是没有这次成功行动,袁绍后面能把曹操耗死,也根本不存在什么火烧乌巢。
![]()
袁绍的资金链优势被曹操切断之后,双方又勒紧裤腰带耗了一个多月。曹操这边其实已经到了极限。因为缺粮,将士们又打不起精神了,逼得曹操给将士们立“军令状”,再给我十五天时间,要是十五天之内我无法逆转局面,大家随便!
袁绍那边呢?被烧了一次运钞车,损耗确实大了点,但人家资金雄厚,无伤大雅。又让淳于琼等五将率万余人护送军粮到了袁绍大营北40里的乌巢。阿瞒弟弟,有饭吃真香啦!
![]()
随后,又是争议剧情了。因此这个时候,沮授建议袁绍增派部队去保护淳于琼的外侧,许攸则建议袁绍倾巢而出,直取许都。但袁绍都没有采纳。所以后面战败的袁绍就被人各种埋汰。
咱们客观地解释一下这事哈!沮授的建议其实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咱只要守住自己的保险柜,稳赢!但是,沮授因为不会做下属,这个时候跟袁绍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了,所以袁绍不会听他的任何意见。而许攸的建议纯属画蛇添足,明知道曹操快熬不住了,还费那劲干什么呢?
可是,谁也猜不透上天的心思,最大的意外发生了。许攸的家人因违法被审配给抓了,许攸因此生气地投奔了曹操。
![]()
曹操赤足迎许攸,这故事很出名,咱就不介绍了。只是提醒一下大家,许攸是南阳人,跟曹操、袁绍都是故交。就因为家人违法被审配抓了,他就要背叛袁绍?你家人被抓是袁绍下的指示吗?审配会不经过袁绍就判决你的家人吗?袁绍表态不会过问此事了吗?其实你许攸不过是见风使舵而已——在袁绍这里没有实现说一不二,又能无缝对接老朋友曹操那边,不就趁机发难了?
另外从许攸投曹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曹操玩谍战的水平比袁绍还是差不少。因为你在袁绍面前是全裸,但袁绍又来了一批军粮这种机密信息你得靠许攸叛逃才知晓的。
![]()
陷入绝境的曹操最后在许攸的建议下,荀攸和贾诩的支持下,选择不成功便成仁地偷袭乌巢。不是曹操多么英明神武,而是他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曹操这次决策的核心其实是他决定亲自带队,这才是曹操魄力与智慧的体现。因为这种生死战,老板不亲自上,是非常出状况的。大多数打工人会帮你努力拼搏,但真不一定会替你玩命。只有老板亲自带队,才有可能拼到最后一口气。
![]()
曹操带着精锐伪装成袁军,成功摸到了乌巢,然后放火乱敌。
但淳于琼也不是演义中的大酒鬼,人家实际上是临乱不慌的合格将领。淳于琼紧闭营门,曹操的火把变不了狙击步枪,根本烧不到袁军置于内营的核心物资。所以,火烧乌巢压根就不是一把大火就烧垮袁军那么简单。曹操其实是烧了个寂寞。
慢慢地天亮了,淳于琼终于搞清楚曹军的状况了,原来是曹操亲自带小股部队来偷袭了,想拿下奇功,便开门去迎战曹操了。结果被曹操率五千精锐不要命地往营内攻,袁军溃败了。
![]()
袁绍的司令部也收到了乌巢的战报,紧急会议上,张郃建议火速救援乌巢,但郭图认为救援乌巢不一定来得及,还不如以命换命,你袭我乌巢,我就攻你大营。
袁绍最终派高览、张郃率领重兵攻击曹营,派轻骑救援乌巢。袁绍这个决策有问题吗?其实是没错的!但是,没有问题吗?其实还是有问题的!曹操都亲自当敢死队长了,你也要亲自带队上战场嘛,你怎么能让张郃带队呢?要知道你可是才否决人家的作战方案哟!要是战事不顺,张郃会不会临阵倒戈呢?只有你亲自坐镇,将士们才会立场坚定哦!
反观曹操,攻打淳于琼的时候,手下人告诉他袁绍的援军在路上了,要他分兵拦截,但曹操表示,都啥时候了?分啥兵?都给我把后背让给敌人,不惜一切代价弄死淳于琼。大家要记住,淳于琼其实是曹操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下,才被乐进给斩杀的。人家不是草包、不是大酒鬼。
![]()
曹操的大营其实也很危险,全靠自己兄弟曹洪带领兄弟们在苦苦支撑。但等到乌巢的战况传来,高览、张郃便烧了攻坚器械归降曹军了。
关于张郃临阵投降,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插曲。比如曹洪当时拿不定主意,不敢受降,是荀攸帮他拿定主意的。要是曹洪真的不愿意受降,那场面就又会比较搞笑了。又比如有说张郃是因遭郭图陷害才投降的,这其实也是个呵呵。啥陷害?给主动出轨找个借口罢了。跟许攸一样一样的。
![]()
张郃归降之后,曹操也率军回营了。当场封张郃为偏将军,并赞其韩信归汉;安抚住这位新来的降将。然后组织大反攻。袁绍哀兵必败,最后带着儿子袁谭领800多轻骑弃军逃走,曹操猛追一日一夜至延津,缴获武器、辎重、图书、珍宝无数。
袁绍抛下的八万部队呢?全部被曹操坑杀了。但是曹操是英雄、是胜利者,这种事情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史书上说这8万人是因为诈降才被曹操坑杀的,总之曹老板没错,是他们有错在先。辛苦了,良心大大的史官们!
![]()
至此,曹操彻底拿下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关于官渡之战的胜负逻辑,咱们有空再综合分析一下。先理清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吧!官渡之战其实跟界桥之战一样,是胜者的保命之战,而不是败者的丢命之战。人家袁绍虽然损兵折将,但是只要他活着一天,曹操就一天不敢染指河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