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不少头部房企负责人就已公开表达对市场下行的担忧。
孙宏斌就曾经在公司年会上表示,若房价跌幅超过30%,几乎所有房地产企业都将面临生存危机;
潘石屹也提出类似观点,认为普通开发商所能承受的房价下跌极限在20%至30%之间,超出该范围将引发大规模企业倒闭。
与上述悲观预期不同的是,王健林与李嘉诚展现出了另类洞察。
在行业高杠杆扩张、部分企业积极收购项目时,王健林就警示房屋供应过剩、去化困难将成为长期趋势,市场最终将回归价值规律主导,调控政策作用逐渐减弱。
李嘉诚早在2018年就预言市场转折在即,并大幅减持内地房地产业务。然而,当时这些声音未受足够重视,大量投资者仍继续加杠杆入市,不少房企还为接手其出让资产而沾沾自喜。
如今,这两位商业领袖的判断已得到验证,许多房企陷入债务困境,投机性购房者即便降价也难以变现。
对于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如果是刚需群体,那么影响就很有限了。但是,对于那些拥有两套房,甚至更多房产的人来说。如今的局势对他们显然不利,未来注定面临几个结局:
1、房产流动性显著下降,转手难度大
市场预期转变使房产投资属性减弱,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全国据称已突破700万套。同时,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老龄化与新生儿数量减少,更多年轻人可通过继承获得住房,购房意愿降低;
主力客群规模收缩,90后、00后群体规模较70后、80后减少数千万,且住房观念更理性,许多人选择租房而非背负房贷。
在此趋势下,除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外,多数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产变现难度不断加大。
2、“以租养贷”模式难以持续
过去不少投资者依赖租金覆盖月供,但在租赁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该策略效力大减。各地保障性住房供应持续增加,其租金通常仅为市场价的60%,性价比较优势明显。
此外,房产税、房东税等试点政策陆续推进,部分城市房东税率甚至高达20%,进一步挤压租赁收益。一旦这些税收政策扩大实施,依靠租金缓解还贷压力将愈发困难。
3、财产传承与转让税负压力渐大
尽管中国尚未开征遗产税,但多套房产持有者未来在资产转让过程中仍将面临个税成本。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房产转让所得需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卖出价与原始购价的差额。这意味着子女继承房产后若不符合“满五唯一”条件,在出售时需承担较高税负。
据统计,全国城镇约45%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导致住房空置率高企,与之对应的是超过2亿人依靠租房居住,反映出明显的资源分配不均。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可能引发社会结构固化、阶层对立等问题。因此,尽管目前没有遗产税,但现有税收政策已在某种程度上调节财产分配,有助于避免住房资源过度集中和贫富代际固化。
文末总结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推动共同富裕不仅需要扩大经济总量,也需要优化分配机制,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调节过高存量财富,从而提高社会整体公平与效率。
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市场无疑将成为重要的调节领域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