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回“月薪3000元时代”,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0
分享至

看到网上的一篇文章《又回到月薪3000元的时代》,作者说她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房产公司做销售,当时没有提成,朝九晚五,不加班,包吃住,工资交完社保到手两千多。这是2008年的收入。后来换过几份工作,工资那是“嗖嗖”涨,五千、八千、一万、一万五。2019年,作者因怀孕离职,到了2021年重返职场时,发现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扣除社保公积金后,到手只有三千六百多元。后来一番求职经历,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不加班的工作大多待遇在交完五险一金后只有3000-4000元。文章作者由此感叹说:“又回到月薪3000元的时代。”

确实,笔者对此也有所感受,几年前,身边的同事还对3000—4000元的工资嗤之以鼻,这两年大家都觉得,找一个不加班,有双休,工资能维持在5000元上下的工作都很难。很多企业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定薪,正在成为普遍现象。



看来,那篇文章的作者感叹是对的,月薪3000元正在成为很多人的常态,特别是普通职能岗位如行政、人事等。有关方面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工资中位数仅为3027元,意味着超半数人月均收入低于 3000 元(中位数工资是指将所有调查对象按工资水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与平均工资相比,中位数受极端值影响较小,更能反映普通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招聘平台数据显示月薪3000-5000元的岗位占相当比例,普通职能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运营等明码标价月薪3000-4000元是常见现象。

“月薪3000元”这一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经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大环境的转变:我们的经济正从过去的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存量时代,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许多公司面临成本压力,控制人力成本成为普遍选择。整体大环境不好经济压力大,企业挣钱难,裁员减薪成了家常便饭。

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2024年毕业生人数达1179万,2025年又有约1222万名大学毕业生进入到这个就业市场,加之往年未就业毕业生和行业优化人员,求职人数庞大。但市场上提供的岗位,特别是高质量岗位的增长未能同步跟上,导致就业竞争激烈,企业在薪资定价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技术进步的冲击: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许多传统岗位。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减少了普工需求,服务业的自动化流程也降低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依赖。

行业分化的加剧:不同行业间的薪资差距非常明显。像金融、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薪资水平依然相对较高,而许多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薪资增长则基本停滞。这种分化也体现在了“平均工资”与“工资中位数”的差异上。

面对这个客观现实,职场打工人该如何选择?

一、发展副业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例如白天做行政,晚上做自媒体、送外卖、开网约车,在主业提供稳定现金流和社保的基础上,通过副业增加收入,实现风险对冲。

二、调整心态。在存量时代,有工作比没工作重要,稳定比高薪重要,“有点收入总比没有好”。这是一种“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 经济增速放缓,岗位竞争激烈,接受现实并积极寻找出路比一味焦虑更务实。



三、投资自己,提升技能,这是应对变化的根本。持续学习,掌握难以被替代的专业技能或培养跨界能力至关重要。看看能否利用好工作中的“学习窗口期”。

四、管理好个人财务。在收入增长受限的时期,理性消费、做好储蓄和规划显得更为重要。

如果实在没辙,那就“调平”吧,做“老鼠人”,至于房子、车子、孩子啥的想都不去想,以不变迎万变。

一招鲜吃遍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澎湃新闻
2025-09-15 09:52:29
空警-3000再次试飞,有望在2027年服役,届时将领先美国整整两代!

空警-3000再次试飞,有望在2027年服役,届时将领先美国整整两代!

战争与帝国
2025-09-14 22:12:23
鸡娃不行就换赛道吧,网传36岁母亲因儿子叛逆难关,抑郁绝望去世

鸡娃不行就换赛道吧,网传36岁母亲因儿子叛逆难关,抑郁绝望去世

眼光很亮
2025-09-14 21:42:52
日本兵的回忆:日军进村找“花姑娘”,最喜欢的是一种人

日本兵的回忆:日军进村找“花姑娘”,最喜欢的是一种人

红梦史说
2025-09-14 06:40:02
贾国龙再度引燃“战火”!罗永浩:谁弄到西贝的预制菜,每袋1000

贾国龙再度引燃“战火”!罗永浩:谁弄到西贝的预制菜,每袋1000

明月杂谈
2025-09-15 04:59:40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现代快报
2025-09-14 15:13:20
重磅消息!七国集团财政部长考虑对俄罗斯支持者征收关税!

重磅消息!七国集团财政部长考虑对俄罗斯支持者征收关税!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9-14 16:10:21
新华社权威快报|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新华社权威快报|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新华社
2025-09-15 10:14:04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风过乡
2025-09-15 06:58:34
“西贝”风波要完结了?杭州部分门店客流受明显影响,也有老客赶来支持

“西贝”风波要完结了?杭州部分门店客流受明显影响,也有老客赶来支持

极目新闻
2025-09-15 08:40:47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直播吧
2025-09-14 17:03:06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地球公民金建国
2025-09-14 13:58:48
中美密谈6小时,美财长眉头紧锁,连退两步,特朗普“承认不行”

中美密谈6小时,美财长眉头紧锁,连退两步,特朗普“承认不行”

八斗小先生
2025-09-15 09:28:28
赢麻了!订单根本做不完!深圳一工厂介绍新人入职奖励3000元一人

赢麻了!订单根本做不完!深圳一工厂介绍新人入职奖励3000元一人

明月杂谈
2025-09-14 07:46:06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诗词中国
2025-09-14 14:20:54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界面新闻
2025-09-15 08:37:27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案调查: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昌爷”被判18年,其弟、妹、妻均涉案 |红星调查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案调查: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昌爷”被判18年,其弟、妹、妻均涉案 |红星调查

红星新闻
2025-09-15 11:39:56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4 20:43:21
曼联0-3完败曼城,验出头号水货!詹俊点评一针见血,1人耽误全队

曼联0-3完败曼城,验出头号水货!詹俊点评一针见血,1人耽误全队

球场没跑道
2025-09-15 09:10:48
2025-09-15 13:11:00
壹家言 incentive-icons
壹家言
不愿媚俗阿世,只说一家之言!
483文章数 13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凶手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

头条要闻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凶手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保时捷新款911 Turbo S,双涡轮混动,售272.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旅游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海口房价,突然止跌!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首先让她找到兴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