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大家知会一声,我和之前的工作说拜拜了。
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到底还是要走到了这一天。
于我而言,一切又要重新开始。
这些天,我正在为找下家,来回奔波着。
结合过去自己的工作经历,我从事过销售、设计、行政管理、后勤管理、法务处理、政务对接等工作,做得还是可以的。
但是做这类工作,有个弊端,那就是没有相关的行业资质,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和认可,充其量只能算是你经验多点。
这个和一些比较实用的技能相比,在找工作方面,是有点吃亏的。
比如说行政管理,在很多企业主眼中,那不就是办公室文员吗,会打字就可以了;你说你做过销售,他们也会认为只要嘴皮子好、脑子灵就可以了。
这也使得我如果跳槽、换全新领域的话,不得不从职场小白开始做起,的确是有点吃亏。
这个现状,我几个月前在产生离职想法之时,就在反复考虑,正确面对即可。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目标,那就是尽量找销售类的岗位吧。
销售类的岗位,虽然底薪低,但是凭自己的努力,还是有机会拿到高点的薪资。
而那些拿固定工资的行政管理类岗位,在安阳这类四线城市来说,都没什么优势,基本上就是得个养家糊口的钱,拿不到更高的工资。
在这类岗位上做的那些工作,做好了别人认为那是分内之事,做砸了,则会认为你能力不行。
另外,这次找工作,我是以能缴纳五险社保作为标准,如果这个做不到的话,工作肯定就不再考虑了。
还有就是对应的休假,除了每个月一定的休假天数之外,其余的法定假日,也尽量争取。
当然了,如果在此基础之上,还能有年假,那更好不过了。
每天的工作时长,作息时间,也是要考虑的。
带着这几个选择标准,我这些天陆续预约、走访了一些用人单位,截止到今天,利用两天时间,预约面试了七家公司。
这七家公司中,有三家是做教培的,即针对初高中生课外补习的学科类教培。
由于我没有教师资质,只能从事教培类的销售岗位——美其名曰课程顾问。
工作内容大同小异,都需要每天拨打潜在家长电话,预约来访,促成订单交易。
有的还需要地推一下,说白了就是去学校门口发一下宣传页。
这个操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接受不了,毕竟大庭广众之下抱着一摞宣传页给陌生人发放,的确会让人感觉‘颜面扫地”。
有时候,人的心态就是这么微妙。
公职人员穿个马甲在大街上扫地会被认为劳动光荣;而销售人员在大街上发宣传页内心则会觉得很没面子。
只要不是偷抢,坦然处之即可。
工资待遇,也有略微差别。
比如像其中一家属于安阳头部的教培单位,底薪会比另外两家高点,而且工作时间安排,也要比另外两家稍微合理点。
教培行业的统一的特征,就是节假日非常忙碌,所以正常的节假日、法定假日,是无法休息的。每周也只能周一安排休息。而且,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加班一两个小时,在八小时工作的基础之上。
三家,有两家是可以在入职两三个月后,缴纳五险,另一家规模较小,缴纳不了五险。
不过三家的人事都十分笃定低说,只要按部就班、用心点做,不久的将来,一个月收入一万、两万,甚至超过两万,都是可以的,因为有之前其他员工能做到。
姑且相信吧。
其余公司中,有一家电商公司,是阿里巴巴集团级别比较高的店铺,用他们老板的话说,是他们所在领域的头部企业。整个公司全部下来,用了四百多人,确实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队伍。老板每个月的发薪压力不用说,会很大。
也难怪年纪轻轻,才四十出头,那个老板头发大部分都白了。
工资情况是这样的,刚入职的小白,也只能挣个基本薪资,不过成为管理级别的话,一个月是可以挣到一两万。
社保方面,普通员工即使转正,只能缴三险,成为管理级别后,缴纳五险一金,马马虎虎吧。
休假方面,除了每周上六休一外,全年基本上没有什么休假,到了春节也得轮岗值班。
作息时间是每天基本上要分为三班,还有需要通宵上班的岗位。
看到人事部门给我介绍完这些,我才意识到,为什么我进到这个公司的时候,会感觉到浓浓的班味。
那些坐在电脑前打字的小姑娘、小伙子,眼睛里似乎已经看不到光了。
还有一家单位是专门做企业服务的,也就是从财务、法务方面,给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也要用到销售人员,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电销、微信完成。
这个的确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行业领域。
总的来说,条件似乎比教培要宽松点。
比如作息时间,每天八个小时,很少有加班,教培是肯定需要多加班一两个小时。
比如休假,虽然也是每周上六休一,但是他们的法定节假日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比如,国庆节可以休够七八天,教培行业只给三天假,还要错开国庆节后,才能补休。
入职三个月后,也可以给缴纳五险社保。
其余两家用人单位,一个是度小满,一个是平安公司。
这两个公司是有大厂作为背景,都是和金融有关的销售岗位。
社保方面,还算是可以的,只要入职当月就可以缴纳五险一金。
不过他们这些销售岗,是需要外出推销、进行陌拜,不太随我的意,所以没有过多考虑,和人事简单聊了聊。
事后,却收到这两家单位通知我复试的邀请,我暂时婉拒了。
我现在并不急于马上入职,新的入职、面试还会在后续继续安排预约。
已经进行的这波面试,于我而言,倒更像是自己做了一次社会行业调研,对目前社会上的一部分岗位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个摸底,这背后也能折射出不少社会现状问题。
比如教培,在当下还是比较有热度的,因为这背后离不开家长的刚性需求。
比如电商,看似红火、热门的背后,却是惨烈的卷,卷到老板丝毫不敢让自己的员工有喘息时间,生怕员工一休息,就会错过无数订单。
比如那个给企业提供法务、财务解决方案的公司,迎合的是广大中小企业有可能会面临的两个痛点问题:财务、法务方面想着规避一些费用和风险。
特别是法务方面,那个人事很直白地和我说道,不少企业都会面临劳资纠纷,又不想问题闹大,所以会有需求的。
这其实也反映出国内中小企业的两个小心思:从财务方面尽量控制纳税成本,从人力方面尽量控制用人成本。而这类企业正好为广大企业提供了这方面的所谓“解决方案”。
至于那个度小满、平安公司,提供的金融产品,也是服务中小企业或个人,当下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个人想要生活为继,找商业银行借贷的话,手续过于繁琐,只好求助于这类金融机构。
私下里听闻,我在原单位(就在我老家)离职后,那边的领导也在物色能够匹配我原来工作的人员,而前去面试的人员是从市里面过去的,和我的路径正好相反:我是从老家离开,来市里面发展;他们则是从市里面去到那边谋生。
真是应了《雍正王朝》中的那句话: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说来说去,大家都是为了谋生二字。
只是哪种手段更适合自己,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关于我谋求新工作的进展,后续我还会继续发帖和大家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