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字节跳动公布了一份处罚通报,在职场圈掀起不小的风暴。
第二季度,超过100名员工因触碰红线被辞退,其中18人涉刑事犯罪、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等严重情形,8人已被移交司法机关。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企业“铁腕治军”的动作,深层次却是一轮人品底线的集体筛查。
被辞退的这些人,干的事五花八门:
有人明知公司严禁,依然私下接外部咨询公司“私活”,借“行业访谈”之名行套取公司机密之实;
有人离职后,匿名或冒用身份在网络上恶意造谣污蔑在职员工和公司,攻击招聘标准,捏造不实绯闻;
更离谱的,还有实习生一天打13份员工餐,茶水间零食、行政杯子、纸巾、勺子通通往家搬,薅公司羊毛薅到极致。
无论是道德沦丧还是小节不守,这些人都用自己的前途为代价,给所有职场人敲响警钟。
能力是一条线,人品是底线
在这个时代,能力不是唯一的竞争力。你可以技术一般、经验尚浅,但只要人品可靠,依然能在牌桌上坐下去。
可一旦你“出老千”,被戳穿底线,再高的能力也无人敢用。
人品,是一张能够参与“重复博弈”的入场券。
前几年,一个名校实习生,因几百元打车费虚报被发现,转正时被一票否决。她辩解“小钱不算什么”,但职场没有小错误的概念,错了就是错了。
还有高薪同事在网上恶意抹黑公司和同事,最后卷铺盖走人,悔之晚矣。
职场可以有灰度,但不能无底线;可以有竞争,但不能无操守。
一次投机取巧、一次恶意诋毁,哪怕能力再强,也会被社会系统性淘汰。这其实是千年商业社会的共识:能力不足可补,人品不端难救。
风险管控的本质,是“人品筛查”
任何公司都讲风险管控。一个能力强但人品差的人,就是潜在的“定时炸弹”。你能创造价值,也能带来巨大隐患。企业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风险回避”,直接剔除。
曾有求职者业绩优秀,四年帮学校招来45名新生,却被发现介绍的学校连教学资质都没有。
为了自己学费,把亲友拉进“三无”学校。最后老板说得直白:“你连亲戚都能坑,谁敢信你不会坑公司?”
李开复曾说:能力再强,人品有问题的人,公司不会雇用。段永平也有原则:不对的事坚决不做,不该赚的钱坚决不赚。正因如此,他的事业愈做愈大,身边人信任有加。
企业用人,筛的就是底线。品德能弥补能力短板,能力却永远无法填补人品的黑洞。
香港科技大学赵越教授教过上千位企业家,最后发现,那些最聪明、最精明的人,往往不是最终赢家。走得远的,是那些本分、敦厚、善良的人。
失去财富的人可以东山再起,失去人品的人注定绝境。
段永平当年请施瓦辛格代言,因政策变化广告用不下去,原本能免掉一半代言费,他却坚持全额支付。正是这种价值观,成就了他的商业口碑和人脉。
人品,归根到底是一种选择,无人监督时恪守原则,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能吃亏也不做错事。你能守住底线,才有资格被信赖,才有资格被留下。
所有职场故事,最终回归人品
有家公司面试时问:“你掌握了哪些前公司对我们有用的秘密?”绝大多数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只有极少数交了白卷。最后,公司只录用那些“什么也不写”的人。
能力让你被录用,人品让你被留下。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我们都会明白,人品才是最高学历,是最硬的通货。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从来不是手上的技能,而是骨子里的底线。
所以,这场字节跳动的百人辞退,看似严厉,实际是给所有职场人上的一堂人生必修课:这个世界,终究是“人品筛选”的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