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AI面前,压根不存在
先泼一盆冷水:如果你还在到处打听“AI无法淘汰的职业有哪些”,想找个一劳永逸的“铁饭碗”,那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因为压根就不存在绝对安全的职业。
以前我们以为,AI只能干点重复性的体力活。后来发现,它下棋能赢世界冠军。
然后我们又觉得,AI没有创造力,干不了艺术活。结果,它画的《太空歌剧院》就拿了人类艺术比赛的大奖。
就连律师、医生这种过去看来高枕无忧的“金领”职业,也正在被AI渗透。
AI可以几秒钟内看完几十万份法律文书,比实习律师快一万倍;AI也能通过分析医疗影像,比经验丰富的医生更早发现癌变迹象。
所以,你看,纠结于“职业”这个标签,意义不大。
职业思维,是工业时代的航海图,它无法指导你在AI大航海时代的航行。
忘掉你的“职业”,记住你的“技能”
我跟你说个重要的思路的转变:别再问“我该做什么职业”,而是要问“我该掌握什么技能”。
这是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推崇的思维方式。他认为,现代职场人应该把每一份工作都看作一个“任期”,核心目标是在这个任期内,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自己赢得一套可迁移的技能。
这么一想是不是就通了?
职业就像一个流动的容器,随时可能因为技术变革而改变形状,甚至消失。但你装在里面的“技能”之水,却可以倒进任何一个新的容器里。
举个例子。前几年AI绘画工具Midjourney刚出来时(包括现在爆火的nano banana),一大批画师和设计师哀嚎遍野,觉得要失业了。但很快,就有一批人转变成了“AI提示词工程师”或“AI艺术总监”。
他们没去跟AI比拼谁画得快,而是利用自己本来就具备的审美能力、构图知识和创意想法,去“指挥”AI创作出更惊艳的作品。
他们的“职业”被重新定义了,但他们底层的“审美”和“创意”技能,不仅没过时,反而找到了新的、效率更高的放大器。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守住某个岗位,而是打造一套AI难以复制的“技能组合”。
AI再牛,也算不出人心
那到底什么技能是AI难以复制的呢?
我总结了三类:
第一类:处理复杂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AI可以模仿共情,但它没有真实的成长经历,没有七情六欲,无法真正理解一个眼神里的失望,或是一句欲言又止背后的挣扎。
心理咨询师、优秀的教师、需要深度信任的销售、团队的管理者……这些角色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逻辑,更是温暖、同理心和人性的洞察。
社会学家兼研究教授布琳·布朗花了半辈子研究“脆弱”的力量,她发现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连接,恰恰来自于这些不完美、不可计算的情感互动。这是冰冷的代码永远无法给予的。
第二类:顶级的、跨领域的创造和批判性思维。
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顶级的”和“跨领域的”。
AI的创造力,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缝合”与“重组”。它能生成一首不错的流行歌曲,但它写不出《离骚》;它能画出漂亮的风景画,但它想不出把小便池签上名字搬进美术馆。
真正顶级的创造,来自于对世界独特的洞察,来自于打破常规的勇气,甚至来自于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批判和反思。这种能力,需要的是哲学、艺术、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
就像写出《乔布斯传》的沃尔特·艾萨克森在研究达芬奇后感叹,达芬奇的伟大,正源于他能站在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口,让好奇心自由驰骋。
AI能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但它很难拥有这种源于生命体验的、跨界的“好奇心”。
第三类:在复杂多变的物理世界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可能觉得奇怪,机器人不是早就进工厂了吗?
没错,但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的机器人,和能在你家堵塞的老旧管道中找到漏水点的水管工,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前者是高度结构化、可预测的环境;而后者,是充满意外的、非结构化的真实世界。
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工,能根据墙壁上一丝微不可见的湿度,就判断出电线可能存在的风险。这种结合了触觉、视觉、经验和直觉的判断,目前的机器人还远远做不到。
所以,那些需要精湛手艺和现场即时判断的“高级蓝领”,比如外科医生、高级木匠、园艺师等,他们的技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稀缺的。
终局思考:AI不是你的对手,而是镜子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AI的崛起,对我们来说或许不是一场危机,而是一次“灵魂拷问”。
它逼着我们去思考:作为人类,我们最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我们真正应该恐惧的,不是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而是我们为了适应工业化的教育和工作,主动把自己活得越来越像机器——重复、麻木、缺乏思考。
AI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工作中的“机器性”,也照亮了我们身上潜藏的“人性”光辉。
所以,文章的最后,我想留给你几个问题,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如果AI能帮你完成工作中80%的重复性任务,你会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创造什么真正独特的价值?
你正在学习的技能,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零件”,还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更完整、更多元的人?
抛开工作,你上一次纯粹因为好奇和热爱去做一件事,是什么时候?那件事,有没有可能成为你未来的跨界技能?
希望我们都能在这面镜子面前,找到自己的答案。
关注解锁更多原创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