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天的午后,78岁的魏老师坐在小区凉亭里,手里端着碗热汤面,正给小孙子吹凉:"慢点儿,烫!"小孙子舔着嘴唇直点头,她笑着摸了摸孩子脑袋——谁能想到,12年前她连口水都咽不下去?
![]()
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那会儿魏老师总觉着喉咙像卡了根鱼刺,咽馒头得就着水往下送。5月体检时,医生说"做个胃镜看看",结果出来她当场懵了:"食管高分化鳞癌"。儿子在北京工作,听说老家医院治不了,赶紧把母亲接去北京肿瘤医院。9月16日,病理报告确认了病情,医生看了眼片子:"先做放化疗试试。"
![]()
10月8日,魏老师开始第一个疗程的放化疗。刚开始效果挺明显,吃饭梗阻感轻了,能吃下半碗粥。可第二个疗程刚做完,情况急转直下。"放疗做了5次,我连水都咽不下去。"她回忆起那段日子直叹气,"喉咙像塞了块烧红的炭,喝口水都疼得冒汗。一个多月瘦了10多斤,整个人瘦得脱了形,走路都打晃。"
儿子急得不行,到处打听偏方。后来在病友群里听说,郑州有个袁希福院长看肿瘤挺有经验,好多患者喝中药调理得不错。"妈,咱去郑州试试?"儿子半搀半扶把她带上高铁。
2014年4月21日,魏老师第一次走进希福中医的诊室。她脸色蜡黄,说话声音哑,白细胞只有1.61(正常最低4),最遭罪的是——"我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就盼着能有点东西润润嗓子"。袁院长搭完脉,开了10天的中药。
"真没想到,喝到第7天,我就能啃两口馒头了!"魏老师笑着说,"10天后,我儿子买了碗羊肉汤,我咕嘟咕嘟喝了小半碗。"慢慢的,她能喝稠粥、吃软面条,体重慢慢涨回来十几斤。
这12年,魏老师雷打不动每月复诊,药罐子从没断过。中间也有过几次小反复:2016年冬天喉咙有点紧,调了两服药就好了;2019年复查指标略高,袁院长加了两味药,三个月后再查就稳住了。
2020年,儿子打电话给希福医院:"我妈现在在北京带孙子呢,能吃能睡,啥都好!"2021年回访,她正蹲在厨房给孙子煮手擀面,面杖敲得案板咚咚响:"大夫,我现在一顿能吃俩馒头!"
![]()
![]()
2025年9月,希福医院再次回访,魏老师正带着孙子在楼下玩滑梯。"现在吃饭香得很,玉米饼子、小米粥,啥都能吃。"她笑着说,"就是年纪大了,得注意点——不过大夫说我现在各项指标都稳当,比有些健康人都强!"
"治病哪有啥秘诀?"她常跟病友唠嗑,"放化疗那会儿死的心都有,可儿子没放弃,袁院长也没放弃。人活一世,哪能没个坎儿?跨过去,后面都是好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