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管淑平
北方的秋天一向都来得早,九月初,天气就已经有些微凉了。稻子在结穗儿,柿子在结果儿,学生们又迎来了开学季,九月是秋天,也同样是开始。
九月,天气适宜,清风和畅。相对于冬季,天气不是很冷,相对于夏季,天气又算不得炎热。明晃晃的阳光,一大早就穿过了玻璃窗,趁我还在床上做着一个美梦的时候,把我的房间也照得明晃晃的。如我这般不耐寒暑的人,是最心仪秋天的,阳光温热,微风正好,窗前的树木仍是一片苍翠,可它们已经逐渐变换了容颜。树儿挂着一个个果儿,那正是秋天的痕迹,关于丰收。
盯着窗外的树木发呆,我仿佛看见了一片片树叶的使命,不,应该是一枚枚绿芽的使命!一片片绿叶,早在迎春花绽开的时间里,就已经有萌发的迹象了。等春风吹拂,树杈上先是打了一个个小芽儿,然后逐渐伸展身姿,抽出枝条,等春过半,终于开出了一朵朵花。夏天里,蝉声微漾,树叶终于展露出它宽大的手掌,脉络纵横,翠绿蓬勃,木叶成帷。树木的青春藏在叶子的缝隙中,回不去的是春天的萌发,也是夏天的生长。秋天对它们来说也是幸运的,走了那么长的路,终于酝酿成了一枚枚果实,石榴笑不拢嘴,苹果红了脸颊,雪梨俨然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小子,憨态可掬。
秋天似乎也是感时伤怀的。诗句中的秋天,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孤寂萧索中,就是一个安静的秋天;如“离人心上秋”,便是散发着淡淡愁绪的秋天。不过,我更喜欢刘禹锡笔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的秋天,还有一些韧劲。似乎听惯了秋日的悲歌碎语,一提到秋天,人们便不自觉有了一种愁绪。秋气从革,物候肃穆,人们常常将一年四季类比人生,那么秋天无疑是从中年向老年的过渡。我自然是不喜欢这样的类比的,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一天都有春夏秋冬。我见过七八十岁的老者仍是孩童心态,相反,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年眼睛里却盛满了颓废。
秋天应该是一种沉淀吧。经过了春天的耕耘,夏天的生长,到了秋天,就应该把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都统统沉淀下来,沉淀为人生的一种态度。秋天并不萧索,也不暗淡,要知道包裹在茧里的蚕蛹,只有破茧而出,才能够蜕变成一只斑斓的蝴蝶。倘若没有秋天,没有时序的缓冲,那么自然的更替也就会停滞不前。
秋天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开始,是我们经历了跌跌撞撞之后有了迎难而上的从容心态,尽管满是尘埃,尽管累累伤痕,但仍然愿意找寻一种和这个世界、和自己相处的和解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