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鉴定齐白石书画作品时,首先要知道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进而知道齐白石的年龄,只有这样才能根据齐白石书画艺术的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的鉴定。齐白石有时在书画作品中直接写有年龄和铃盖年龄印,或写有干支等,但有时只在书画作品中写有住所。齐白石于1917年,时年五十四岁时定居北京,借居在西砖胡同法源寺内,与其同住的有杨潜庵。1919年,五十六岁的齐白石迁至右安门内陶然亭附近龙泉寺隔壁的几间房,这是他在北京第一次租房。1920年五十七岁的齐白石因龙泉寺地处城南,交通不便,便搬至宣武门内的石镫庵。后因石镫庵内的鸡犬之声不绝于耳,有碍艺术创作,故又搬至象坊桥观音寺内。待搬至该寺后才发现寺内佛事十分繁忙,佛号钟声夜不断,连休息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进行艺术创作了。
![]()
▲齐白石在跨车胡同十五号里画画
1922年,五十九岁的齐白石搬至西四牌楼迤南三道棚栏六号。1923年,六十岁的齐白石搬至太平桥高岔拉一号,位于辟才胡同西口迤南、沟沿的东边。后沟沿填平,现为赵登禹路高华里。因该住所靠近鸭子庙,故齐白石常在书画作品中写“鸭子庙”侧。从1917年至1923年的六年时间里,齐白石五次搬迁,变更频繁就居住时间来讲,以在太平桥高岔拉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1926年才乔迁至跨车胡同十五号,该住所为齐白石所购买。
![]()
▲齐白石在雨儿胡同画画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九十二岁(自署九十五岁)的齐白石由跨车胡同搬至文化部和全国美术家协会为他买的地安门雨儿胡同的居所。但是,第二年齐白石又搬回跨车胡同,一直住到病逝。齐白石在跨车胡同共居住了三十年。
![]()
掌握上述情况后,如遇齐白石在书画作品中写有住所的,就可以判断出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进而知道齐白石的年龄。如齐白石《葫芦》(图十一)题有“寄萍堂上老人齐璜作于燕京鸭子庙外”,齐白石于六十岁至六十三岁时的住所正是鸭子庙外的太平桥高岔拉,故得知该作品应创作于六十岁至六十三岁。又根据“璜字下面两点的写法,进一步考证最晚应作于六十三岁。
![]()
又如齐白石《红菊》(图十二)题有:“癸亥十一月初一日”、“齐璜白石山翁时居京华鸭子庙侧”,癸亥年(1923年)齐白石六十岁。因齐白石六十岁至六十三岁时的住所在鸭子庙外的太平桥高岔拉,故证明该作品书写无误。再如齐白石《藤萝》题有:“壬戌夏”、“居京华三道栅栏之寄萍堂”,壬戌年(1922年)齐自石五十九岁。因齐白石于五十九岁时已迁至西四牌楼迤南三道栅栏,故该作品书写无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