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日本又要换首相了,就如同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日本表面上有民主选票选举,其实自从幕府时代以来,历经明治(1867至1912年)、大正(1912至1926年)和裕仁(1926至1989年),一直到今天,政权都是被从幕府变身而来的极少数利益集团把持。裕仁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惨败得一塌糊涂。战后日本被美国长期驻军直到今天,是一个没有完整主权的国家。
![]()
日本幕府时代始于1185年(镰仓幕府建立),终于1867年(江户幕府终结),共持续了682年,社会结构逐渐固化。在这悠长历史阶段,以武士阶层为核心,形成“将军掌权、天皇虚位”的特殊政治体制。镰仓幕府是首个武士政权,历任首领以“大将军”的名义架空天皇。室町幕府经历南北朝分裂与战国乱世,中央控制力弱,关东(东京)关西(大阪)相对独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挟天皇以令诸候。发展出神道教,自命大和民族是天照大神的选民,受命统治天下。江户幕府(1603至1867年)对应中国的明朝后期至清朝同治年间,由德川家康建立,实行锁国政策。1867年,末代幕府德川庆喜以“大政奉还”的名义拥戴明治天皇,利益集团重组为政、财、军阀三结合,翌年维新开始,幕府时代终结。
幕府时期日本实际统治者为将军(“大名”),天皇仅具象征性地位。二战后,在驻日美军的操纵下,日本改变政治体制,将美式和英式政治制度混合在一起,名义上是君主立宪,本质上是恢复到幕府时代的虚君制。所谓“财阀解体”,只是换汤不换药,由极少数传统政治家族统治日本,是政财军三位一体的复合,由政阀和财阀集团统治、辅以右翼势力控制军队,80年来性质不变。今天,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残余大约500万人,通过政阀和财阀集团,统治其余1.15亿善良的日本人民。战后六大财阀是三菱、三井、住友、三和、第一、富士;不断并购整合,脉络深耕不断,社会结构的本质仍是皇权封建制度,因此和私有产权传承的垄断资本主义一拍即合。笔者当年研究三菱集团,略有认识。
从1867年到今天,历经158年,日本现有5个主要政治家族,政治权力长期由少数门阀掌控。这些家族通过世袭议员席位、联姻和派系网络延续影响力,形成“家族政治”传统,本质上极不自由民主,是专制封建独裁统治,大约96%日本人民被大约4%的权力阶层掌控一切。不了解日本制度的本质,就不认识日本民族的面目。
现时日本五大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家族分别是小泉、安倍、鸠山、麻生和福田。
小泉家族是日本国会历史上连续在任议员时间最长的政治家族,长达94年。初代小泉由“兵卫”(军队)通过明治时期的军火贸易积累财富。二代小泉又次郎(1908年当选议员)奠定政治基础,曾任邮政大臣。三代小泉纯也(入赘女婿)担任防卫厅长官,其子(四代)小泉纯一郎是第87至89任首相。五代小泉进次郎(纯一郎次子)现任议员,延续家族政治生涯,有可能取代石破茂成为下任首相。小泉家族的特点是依托横须贺选区的地盘和军港的资源,和右翼军国主义者的关系千丝万缕。
安倍家族地位显赫,“一门三相”(岸信介、佐藤荣作、安倍晋三),是日本战后最具势力的政治门阀。初代安倍宽(议员)与陆军联姻。二代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是安倍晋三的父亲,政治遗产由其子继承。三代安倍晋三(第90、96至98共四任首相)推行“安倍经济学”,其弟岸信夫曾任防卫大臣。岸、佐滕和安倍虽是三个姓氏,其实是家族联姻,涉及入赘改性。安倍晋三与岸信介(外祖父)和佐藤荣作(叔祖父)构成“保守派铁三角”。
![]()
鸠山家族号称“日本的肯尼迪家族”,四代五政要,是豪门政财双阀。初代鸠山和夫(明治时期众议院议长)参与对华外交。二代鸠山一郎(第52至54任首相)创立自民党。三代鸠山威一郎曾担任外务大臣,在职期间积极推动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他协助田中角荣参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促成了中日双方的研修生合作项目。他大力支持中国留学生赴日深造,为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当年以国费留学生赴日修读硕士,得力于他的中日友好政策。四代鸠山由纪夫(第93任首相)主张“东亚共同体”,其弟鸠山邦夫曾任多个省大臣(即内阁部长)。鸠山家族与财阀石桥家族联姻,双剑合璧,财雄势大,睥睨日本政坛。鸠山家族是日本唯一亲中的政治家族。鸠山由纪夫(78岁)获邀上周到北京出席九三大阅兵。
麻生家族近年当旺。初代麻生太吉以煤炭业发家致富,当年强征朝鲜劳工做苦役。二代麻生太贺吉联姻首相吉田茂的女儿,借此巩固政治资本。三代麻生太郎(第92任首相)曾任副首相,其妹嫁入皇室(丈夫是宽仁亲王)。麻生家族是典型的政财双阀结合,代表保守右翼势力。现任自民党副总裁菅义伟(2020至2021年、第99任首相)与麻生派并无亲密关系,没有派系归属。他在安倍内阁时期与麻生太郎(副首相兼财务大臣)合作密切,两人分属不同政治阵营。菅义伟的政治基础主要依赖跨派系支持。麻生派现正积极推动自民党总裁选举,菅义伟未公开参与相关活动,表示独立于麻生派。“菅集团”由大约30名无派系年轻议员组成,以非正式政团而支持菅义伟,尚未形成正式派阀,估计是待善价而沽。菅义伟虽主张“消除派系”,但实际上仍要依赖大派系支持,可见日本政坛密室商讨的惯性难改。笔者个人认为,今次石破茂被逼宫,菅义伟代表麻生派出面,联同小泉派把石破茂撵走。
福田家族是地方保守势力的代表,两代首相。初代福田赳夫(第67任首相)推动“福田主义”对东南亚开展亲善外交。二代福田康夫(第91任首相)延续父亲政策,主张温和路线。
其他重要家族还有佐藤家族和田中家族。佐藤荣作(第61至63任首相)与岸信介是兄弟,主导上世纪60年代日本政坛;佐滕派现正融入到安倍家族。田中家族以田中角荣(第64任首相)为代表,虽非世袭,但其女儿田中真纪子后续继承了父亲的选举地盘(新潟县)。
日本家族政治的特点是世袭机制:子承父业,继承选举地盘、后援团体和政治资金。派系联盟关系盘根错节,离离合合,巩固权力;更建立联姻网络,与财阀、皇室或其他政治家族通过婚姻纽带和企业后援扩大影响力;简称“金权政治”。
总而言之,尽管日本实行选票选举制,但政治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家族手中,平民出身的政治家难以突破门阀壁垒。他们又与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军阀派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江户幕府时代的“大名”,例如三菱的岩崎家族、三井的滕原家族。
![]()
二战后财阀解体,其实特权阶层之间的渊源犹在,包括在靖国神社内供奉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他们的后代在二战后隐姓埋名、改名换姓,潜伏到民间的不在少数。
14名甲级战犯包括东条英机(首相、陆军大臣),松井石根(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特务机关头目),木村兵太郎(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广田弘毅(首相,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参与策划侵华战争),板垣征四郎(关东军参谋长、陆军大将),武藤章(陆军中将、南京大屠杀执行者),松冈洋右(外交官、促成日德意轴心国同盟),永野修身(海军大将、策划珍珠港事件,发动太平洋战争),白鸟敏夫(外交官、鼓吹军国主义),平沼骐一郎(首相、推行法西斯统治),小矶国昭(首相、朝鲜总督),梅津美治郎(关东军司令、陆军参谋总长、建立731部队),东乡茂德(外务大臣、参与战争决策)。
1978年10月17日,日本将上述14名甲级战犯牌位移入靖国神社。这一行动发生在靖国神社当年的秋季例行祭典期间,战犯牌位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被秘密合祀。这一合祀行为做得偷偷摸摸,事先不敢公开,直至1979年4月,才由日本共同通信社披露,马上引发国际抗议。中国、韩国等亚洲受害国家强烈反对日本政客参拜战犯,指出此举否认侵略罪行、美化侵略历史。日本国内部分民众亦有反对政客利用靖国神社进行政治操弄的声音,但右翼势力持续参拜,至今已47年,仍死不改悔。
1947年东京审判的结果:14人中有7人被判处绞刑(包括东条英机和松井石根),其余7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最后积病臾死狱中。历史不容篡改,战犯罪有应得。
靖国神社争议的本质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供奉行为象征日本对历史罪行的否认态度,妄图窜改历史,永远是日本死不改悔的象征,不道歉、不认罪,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只错在打了败仗。这种错误思维,永远是日本难以改善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够逾越的鸿沟。笔者认为,什么时候日本政府把这些甲级战犯移出靖国神社,才算是踏出正确的第一步。以目前的形势看,这是日本不可能主动做到的事。如果非得要在战场上相见,才能够彻底解决日本与亚洲国家之间的深仇大恨,那就只能够警告日本:你们看着办,我们走着瞧。中国制裁汉奸石平,是踏出的第一步。石平1962年四川成都出生,1988年赴日本留学,2007年入籍日本,今年7月当选日本国会参议员;长期反华,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秋祭时参拜靖国神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