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中国旅游协会启动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工作,此项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踊跃申报。迄今,协会已收集到一批新颖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案例”。我们将陆续选登这些“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案例名称:青蓝杉谷趣野度假区—城市喧嚣外的自然瑰宝
申报单位:南京爱之谷休闲文化有限公司
青蓝杉谷趣野度假区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许高社区,景区南临国家级溪田田园综合体,北接石塘竹海风景区,是江宁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区南部片区重要组成部分。
青蓝杉谷趣野度假区的建设开发基于生态本底保护的原则,加强自然景观资源保护与管理。依托山水资源,对接溪田田园综合体,充分展示优美的自然景色,以茶园、花海、松林、湖泊为载体,集住宿餐饮、会务休闲、宴会聚餐、团建康养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度假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赋能、创新驱动、融合共生”的发展理念,始终以保护原生自然生态为前提,通过重构消费场景、整合多元业态、升级智慧服务,将杉林、水库、竹林等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共享的度假价值,既守护绿水青山的本底,又激活“农文旅康”融合的产业动能,最终实现生态保护、游客体验与区域发展的共赢。
截止目前,公司荣获“2023年南京十佳乡村民宿美食”“江宁区特色乡村民宿美食”“江宁区特色乡村民宿美食”“江宁区青年文明号”“江苏省餐饮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区级巾帼文明岗”“区级先进职工小家”“区级工人先锋号”“游学养推荐目的地”“江苏省旅游协会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会员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0 1
品牌故事
度假区在建设过程中,依托周边山水资源,挖掘董永与七仙女爱情故事历史传说,充分体现仙境氛围,打造山水奇缘主题,重塑乡村魅力。对现有房屋进行装修改造,对原有村庄道路、综合管网、水电等基础设施综合改造,建设景观绿化及其他附属配套工程;度假区内建设用地较少且相对集中,多为农业用地,旅游用地,通过分不同主题的片区,提升空间体验感,增加空间丰富性,以一条主环路串连所有主题片区,分时分片游览景区,合理控制人流。
度假区配备松居酒店、趣野营地以及杉居酒店三个功能区域。松居酒店配备了20间客房,设有露天泳池,可容纳约50人的西餐厅、小型会议室和娱乐活动室。趣野营地设有漫画奶茶吧、商店、游船、儿童游乐园、会议室、餐厅、真人CS、露营等旅游配套设施 ,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商务会议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杉居酒店拥有22栋房屋,共95间风格多样的房型,可供300多位游客同时就餐,设有台球厅、电竞室、迷你高尔夫、健身房、户外泳池、酒吧、KTV、棋牌室等康体娱乐设施,形成了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生态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0 2
服务特色
(一)从“生态佳”到“生态+”的转化
景区依托横溪街道大岘水库与雷公尖山体的自然禀赋,提出“生态即生产力”的发展逻辑。通过“露营+”“研学+”“康养+”等模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体验型产品。杉居酒店采用新中式院落设计,95间客房均配置落地大窗,实现“推窗即绿”的沉浸式体验;趣野营地规划12个网红打卡点,将自然景观与拍照社交需求深度绑定。这种“生态赋能”理念不仅保护了原生环境,更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开传统景区同质化竞争。
(二)彰显饮食文化,创新菜肴佳品
青蓝杉谷趣野度假区深入研究当地饮食习惯,通过将创意菜品与当地特色相结合的方式,做好羊肉面、臭干煲、老鸭煲、手工年糕等小丹阳特色菜的传承。同时依托水库资源,创新水库鱼头等特色佳肴。根据季节特点,推出竹筒饭、野菜宴等极具季节特色的菜品。将饮食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来,赋予“旅游+文化”更多的内涵,从而传承和发展乡土美食。
(三)构建特色产品体系,助推景区文化推广
依托生态特色,开发“旅游+”系列产品,不断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一是创新“旅游+研学”,推出“竹够自然”“荒野征途”“小小鲁班”“青蓝书画”等青少年文化研学项目以及扎染、剪纸等非遗研学活动,将当地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禀赋转变成为青少年教育资源。二是创新“旅游+康养,结合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研发特色生态餐,丰富禅修课程、老年大学、私汤、健身等业态,为康养人群提供度假胜地。三是创新“旅游+体验”,设计开展了“趣挖红薯”“浑水摸鱼”“割稻比赛”“荒野厨房”等综合类体验项目,将劳动教育与休闲体验有机结合。四是创新“旅游+健身”,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创新开办减肥训练营,增设健身项目,将度假与减肥相结合,实现景区多元化发展。
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校企合作,共同合作开发优质项目,不断提升经营效益、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为宠物友好酒店,杉居酒店为携带宠物的游客提供了贴心的服务。萌宠客房以可爱生动的宠物元素为设计理念,配备了玩具、可爱地垫、睡窝、食物盘等多种宠物用品 ,让游客和爱宠都能在度假区内舒心自在地享受美好时光。
(四)优化提升内部管理,提升景区服务品质
公司将继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培训赋能管理,能力支撑服务”为思路,通过“理论教学+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内部管理要求转化为全员能力,既夯实管理基础,又提升服务内核。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以及员工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激励有责任感,有主人翁意识的员工,从而提升员工工作效能。建立更加完善的游客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并处理游客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坚决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就业创造与乡村振兴
青蓝杉谷度假区以“旅游激活乡村”为抓手,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度假区吸纳本地居民40多人参与服务工作,如景区内的餐饮服务、民宿服务等岗位多由本地村民担任,间接带动了周边农家乐、农产品供应等实现就近增收。不仅让“青蓝”品牌深入人心,更让周边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形成“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助力乡村人口结构优化。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度假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环保措施。积极推进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和创新工作,推动旅游与生态的融合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共同推动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青蓝杉谷度假区将继续通过多元化服务与区域联动,实现客流增长与综合收益提升,带动周边产业升级。努力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传统村落向现代化文旅社区转型。践行低碳理念,保护自然资源,形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服务为核”,持续探索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中国服务创新贡献“江宁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