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Seek团队最近用AI分析了全国各大城市的数据,回答了这个让人关心的问题,结论可能不太乐观,到2030年,全国大多数房子,不但追不上通货膨胀,甚至收益还不如普通的银行理财。
一、为什么房价难再大涨?
购房人群正在变少,过去的买房主力是70后、80后,这两代人加起来超过4亿人口。
而现在的购房人群,90后和00后,总人数只有3亿多。
人口基数大幅下降,再加上新生儿持续减少,2023年新生儿跌破900万,仅为2016年的一半,这些都预示着购房需求将大幅萎缩。
政策已经见底,从2021年起,各种楼市利好政策层出不穷:降首付、降利率、放开限购、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能用的招几乎都用了,但效果越来越有限。
政策的作用只能托底,而不是制造牛市。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前闭着眼睛买房都能赚钱,因为那些年中国GDP每年增长10%。
现在增速稳定在5%左右,当整个经济大盘减速,房产价值自然也会跟着放缓。
二、200万房子,五年后值多少?
Deep Seek的分析指出,到2030年,不同城市的房子可能完全是两种命运。
一线核心地段,如北京、上海、深圳市中心,增长速度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飞速,但是起码能保持稳定、能保值。
但200万在这些城市,可能只买得到老破小或郊区房,这样的房子能保值不亏就算是万幸。
强二线城市优质地段,如杭州、成都,到2030年,大概率会阴跌或横盘。这些区域现在200万的房子,五年后可能缩水10%-15%。
普通二线或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外流、产业不足,房价下跌风险很高。到2030年,200万的房子跌掉30%、只剩140万,这不是危言耸听。
三大趋势决定房价走向
人口结构巨变,中国人口已在2023年历史性地出现负增长,2024年这一趋势延续。
到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进一步下降至约13.9亿。
同时,我国正加速迈入老龄化社会,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攀升至19.8%,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5%。
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7.3%,城市化进程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城市化转向城市群和都市圈,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核心引擎,吸纳了全国超过70%的人口流入。
政策托底与理性回归,这几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首套房贷款利率、适度放松限购限贷条件等。
但这些政策的的效果正在递减,市场终将回归由供需基本面决定的理性轨道。
曹德旺将房产比作水泥砖头,直指其本身价值有限,对于持有大量房产的投资者,他建议尽早出手,以免陷入无人接盘、租售两难的困境。
马光远认为房地产作为最佳投资品的时代已经终结,未来房产将回归居住属性,价格也将更加合理。
王健林曾表示,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够持续繁荣超过50年。
一般来说,20多年就已经到了饱和阶段。
而从1998年房改至今,中国房地产已走过20多年,繁荣周期或已接近尾声。
虽然整体市场不太乐观,但有些类型的房子仍然相对保值:
优质学区房,即便在整体房价下跌的背景下,优质学区房的价格依然相对稳定。
地铁房,毗邻地铁站1公里范围内的房产,其价格普遍比同区域其他房产高出12%,且市场流动性更强。
核心地段房产,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优质房产,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仍能保持价值的坚守,甚至出现小幅增长。
五年后回看今天,你可能会发现:真正的财富不是房子,而是自己的能力。
所以,普通人不必焦虑房价,还不如花点时间多提升认知、学点技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