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正从“补充教育”跃升为“刚需教育”,成为连接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核心纽带,其重要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因此,职业技术大学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近日,校友会2025中国最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新鲜出炉,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这次排名中,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位列全国第四,是职业技术大学中的佼佼者。这份亮眼的成绩,不光代表着第三方机构对该校的认可,更代表着兰资大多年来在职业教育上的深耕和成就。
而兰资大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耕,尤其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堪称职业本科院校的典型范例。该校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不搞“纸上谈兵”,而是把制度设计落到了校企合作的实处。比如针对教职工出台的《教职工赴企业科技挂职锻炼管理办法》,不是简单要求老师“去企业走走”,而是真正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一线吸收前沿技术,这一做法让老师的科研方向不再“脱离产业”,而是紧紧围绕产业链需求展开,科研成果自然更有“用武之地”。
同时,这种“教师下企业”的模式,也让授课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理论,而是能结合企业真实生产案例,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与产业脱节”的问题,学生也能迅速接触到来自第一线的行业知识。
另外,在产教融合具体实践中,兰资大的做法不仅务实,更对考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首先,该校搭建的高质量校企合作平台,能让学生从入学起就接触行业前沿。特别是该校联合企业建立的11个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和24个特色协同创新团队,不只是教师的科研阵地,更是学生的实践课堂。
学生可参与到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中,例如在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行业技术中心,能接触到3D打印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在环境监测相关平台,可使用与企业同款的监测设备开展实操。这种“在校即接触产业核心”的机会,能让学生毕业时就具备企业所需的实操能力,大大降低就业适应期。
其次,该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培养模式,能帮学生避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近三年来,该校建成10个技术技能积累案例库并持续更新,这些案例库收录的都是企业真实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和生产工艺要点,教师会据此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的都是“企业用得上”的技能。
从这些产教融合具体实践来看,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职业教育始终围绕“产教融合”核心,既通过制度建设打造了一支懂产业、会教学的师资队伍,又通过务实的合作平台和需求对接,为学生提供了“学技能、找工作、谋发展”的清晰路径。对于想在职业领域扎根、希望毕业就能快速就业的学生来说,这样一所“能学到真本事、能对接好企业”的院校,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