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镜像生命”这个词,我们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与我们一模一样的个体,但镜像并不是相同,而是相反。
就好比镜子里面的我们是左右对调,不过镜像生命并不仅是有一个完全相反的外在形态,而是从内在结构开始就完全相反,而这里所说的内在结构也不是指宏观尺度下的身体脏器排布,而是微观构成。生命的核心就是DNA,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体的DNA都是左旋的,而镜像生命的DNA却是右旋,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与现有生命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
![]()
为什么说是截然不同呢?
因为镜像生命的DNA结构是镜像的,也就是说普通的细胞完全没有办法读取上面的遗传数据,这意味着生命与镜像生命是完全没有办法兼容的。那么,这样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真的存在吗?在自然界是没有镜像生命的,但其却可以人工制造。最早尝试制造镜像生命的是一个美国的科研团队,他们于2017年成功的合成出了镜像DNA聚合酶。这是一种与普通DNA聚合酶结构完全镜像的物质,而且这种镜像DNA聚合酶还能够实现自我复制。
![]()
当然,镜像DNA聚合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镜像生命还十分遥远,但其却给制造镜像生命提供了可能。
时隔两年之后,关于镜像生命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2019年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合成出了镜像核糖体,而且这些研究出来的镜像核糖体已经可以合成镜像蛋白质,相比两年前美国的研究,可以说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什么有这么多科研团队热衷于研究镜像生命呢?这种研究到底有什么前景和用途呢?显然,镜像生命的研究属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分,所以它最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在生命医学领域。
![]()
我们知道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细菌引起的,而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细菌可谓无处不在。
要抑制细菌对人体的伤害,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然而细菌的繁殖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演化的速度也非常快,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难题,而镜像生命的诞生或许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镜像生命与普通生命是无法兼容的,所以细菌是无法识别镜像分子的,于是我们就可以利用镜像生命构筑起一道屏障,让它们成为抑制和杀灭细菌的利器。
![]()
在生命医学领域之外,镜像生命的应用空间同样广阔。
NASA就曾经提出过“镜像火星”计划,也就是向火星排出镜像生命体来分析火星上的物质,让它们成为人类移民外星球的先行者,而在此过程中,人类也可以通过这些镜像生命对外太空以及宇宙生命起源产生全新的理解。然而,必须意识到的是,镜像生命的研究和发展也是存在较大风险的。镜像生命不能与普通生命兼容,如果镜像生命脱离掌控,那么想要将它们销毁将会非常困难。
![]()
一个现实的例子,2018年一个欧洲的研发团队无意中将一种镜像酶泄漏到了自然中,结果自然环境完全没有办法分解它。
如果泄漏到自然中的不是酶,而是镜像细菌,那么当这些细菌在自然界大量繁殖之后,将会给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没有办法预料的。再进一步,如果有人把镜像生命当作武器,那么它将比普通的生物武器或者现有的任何武器都更加危险。所以镜像生命的研究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