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潜伏在地球“后院”的黑洞,它不发光不咆哮,也未曾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任何物质,它处于绝对的休眠状态,如同一位幽灵,静默地漂浮在银河系的黑暗中,它就是1600光年外的盖亚BH1,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距离我们最近的黑洞。
![]()
2022年盖亚天文卫星的数据库传来了一个“异常”信号,它在观测银河系恒星时,捕捉到了宇宙中最令人不安的线索之一:一颗位于蛇夫座、与我们太阳几乎一模一样的恒星,正被一股看不见的、巨大的力量疯狂拉扯。
![]()
一个正常的双星系统,是两颗恒星相互绕转,但那里没有任何可见天体发出的光,如果它的伴侣是一颗恒星,无论多小多暗,总该留下一点点痕迹。但盖亚的数据显示,拉扯这颗太阳的“力量”,其质量至少是太阳的10倍。一个1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隐形”。
![]()
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双子座北座”望远镜接手了这项调查,当双子座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与盖亚望远镜的“晃动”数据相结合时,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结果被最终锁定,那个“看不见”的伴侣,其质量精确地锁定在太阳的10倍左右,而它的“藏身之处”比我们太阳系冥王星的轨道还要小。
![]()
一个质量为太阳10倍、却不发光、且被压缩在极小空间内的物体,答案在宇宙中只有一个:黑洞,科学家们终于证实了这是一个双星系统,只不过该系统中不是两颗恒星,而是一颗恒星和一颗黑洞。
那个黑洞一直潜伏在那颗普通恒星的身边,可即便它再小心,它强大的引力还是露出了马脚,它让它的恒星伙伴微微晃动,这个在宇宙尺度上极其细微的异常,最终暴露了它作为“沉默杀手”的恐怖模样。
![]()
这个被命名为“盖亚BH1”的黑洞,位于蛇夫座,距离我们1600光年。
我们熟知的、那张著名的“黑洞照片”主角M87,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而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距离我们2.6万光年,盖亚BH1这个质量约为太阳10倍的恒星级黑洞,比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老家”黑洞还要近16倍,在银河系的尺度上,这已经是“后院”的距离了。
![]()
之前人类发现的绝大多数恒星级黑洞,都是“活跃”的、“咆哮”的,但盖亚BH1完全不同,它是一个“休眠”的黑洞,它没有在吞噬它的伴星物质,那颗类太阳恒星和它相距甚远,大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两个天体和平共处。
因为它不“进食”,所以它没有吸积盘,没有吸积盘,它就不会发热,不发热,它就不会喷发X射线或任何高能粒子,它完全隐匿于黑暗之中,不发出任何信号,不泄露任何信息,它只是“存在”在那里。
![]()
唯一的“破绽”就是它那无可隐藏的、强大的“引力扰动”,它像一个幽灵,我们看不到它,但它走过时,会扰动周围的恒星。
真正令人细思极恐的,不是盖亚BH1,而是它所代表的“那群同类”,我们银河系的直径高达10万光年,包含了数千亿颗恒星,根据恒星演化的模型,科学家们推算出,仅仅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应该“游荡”着超过一亿个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形成的恒星级黑洞。
![]()
然而我们迄今为止证实了多少个?
算上盖亚BH1,总数也不足100个,我们找到的,连总数的百万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99.999%的黑洞在哪里?
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像BH1一样的“休眠”黑洞,它们都是隐身的猎手,它们不咆哮、不发光,它们只是沉默地在银河系的轨道上潜行。
![]()
更诡异的是,盖亚BH1的存在,甚至挑战了我们对黑洞形成的认知,一个1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必然来自一颗质量更大的恒星的超新星爆发,但是它的伴侣却是一颗完好无损的、和太阳一样的普通恒星。
![]()
这意味着它也许并不天生就是这个太阳的伴星,而且银河系内的流浪黑洞之一,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才和这个太阳在一起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