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武汉,酷热难耐,骄阳似火,仿佛要将整个城市融化,热得人几乎发蔫。原计划在鄂州多停留半日,却因一张下午的高铁票,不得不提前与这座“火炉”城市告别。临行前,忽然想起东湖——那个被无数人誉为“武汉必打卡”的胜地,心念一动,便毅然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从鄂州酒店到东湖,不过短短半小时车程。司机笑着说:“鄂州离武汉近得很呢。”我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楼宇,那些高低错落的建筑仿佛一道道模糊的剪影,恍惚间竟有些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在何处。原来,所谓的“大武汉”,其边界竟是如此模糊,邻近的鄂州仿佛也成了它的一部分,融入了这片广袤的城市版图之中。
东湖,因位于武汉武昌东部而得名,又被称为裹脚湖。它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如今更是成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东湖共分为四个区域:听涛景区、东湖磨山景区、落雁景区和吹笛景区,每个景区都独具特色,犹如四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浩瀚的湖面上。
自古以来,东湖便是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钟情的游览胜地。屈原曾在东湖“泽畔行吟”,那悠扬的诗句仿佛还在湖面上回荡;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激昂的鼓声似乎仍能穿越时空,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金戈铁马。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祈求上天庇佑;南宋诗人袁说友以“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来赞美东湖的秀美;李白在东湖湖畔的放鹰台挥毫题诗,尽显豪放不羁。
毛主席一生钟爱东湖,将其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建国后先后视察东湖44次,还在东湖接待了64个国家的94批外国政要。朱德也曾在50多年前写下“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诗句,对东湖的未来充满期待。当代作家陈运和在散文中称赞东湖“曾消化过多少历史故事,也健壮了一座城市肌体”,可谓一语中的。此外,近现代的九女墩、陶铸楼、屈原纪念馆、朱碑亭等历史文化遗址,也都坐落于此,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点缀着东湖的历史天空。
东湖实在是太大了,大得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想要骑行?时间不够;选择步行?更是不现实。无奈之下,只得买了观光车票,将自己交给一辆红色的小车。车子沿着绿道缓缓前行,眼前的湖面浩瀚无际,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风从水面上猛烈地扑来,带着阵阵热浪,让人感受到东湖的雄浑与热烈。道旁,不时有骑行的、跑步的、散步的人从眼前掠过,他们的身影或快或慢,但在这巨大的湖边,都显得格外渺小,仿佛是东湖这幅宏大画卷中的一个个点缀。
第一站,观光车掠过茂密的树林,透过树林可见清澈的湖水,经过氦气球、东湖沙滩、湖光阁码头、东湖之眼,最终停在了听涛景区。这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湖水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倒真应了“听涛”之名。几个孩子在水边嬉戏玩耍,他们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湖面上,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我站在湖边,静静地望了一会儿湖,湖内有荷花,荷叶点点在水中,天很蓝,真是水天一色,远处的高楼倒映在水中,虚实相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分不清哪边是真实,哪边是虚幻。
![]()
![]()
![]()
![]()
![]()
![]()
![]()
![]()
![]()
![]()
按照攻略上的推荐,我特意来到听涛景区寻找毛主席故居。沿着湖边步道转了好久,问了几位游客,大家都摇头表示不清楚。正当我有些失望时,遇到了一位骑着共享单车的中学生模样的小帅哥。我赶紧上前询问,没想到他也一脸茫然地摇摇头。不过这个阳光男孩倒是挺热心,立刻掏出手机打开地图软件查看,确认这里确实有个毛主席故居的标记,但位置显示是在远处的省博物馆附近。"那地方离这儿可远了,"他抬头看了看我,又笑着补充道,"不过东湖真的很美,随便找个角度拍照都是大片。"我苦笑了一下,心里明白他说的没错,但这次行程安排太紧,我只想抓紧时间看最想看的景点。最终,我只能无奈地放弃寻找,带着些许遗憾继续我的东湖之旅。
观楚台是观赏磨山胜景与日出奇观的绝佳地段。这里临湖而建,特意设置了层层递进的台级场地,配以错落有致的景石与参天古树,为游人提供了极佳的远眺视角。清晨时分,站在台上向东远望,可见朝阳从磨山之巅缓缓升起,金光洒满湖面,那"东眺楚台观日出"的壮美景象令人震撼。可惜我到访时并非破晓时分,无缘得见这绝世日出。但眼前的景致依然动人:秋日的蒹葭(或芦苇)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苍苍茫茫;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天空的蔚蓝;湖面上点缀着朵朵粉嫩的荷花,散发出淡淡的甜香,构成了一幅芦苇苍苍湖水清清荷花甜甜清雅秀美的画卷。
![]()
![]()
![]()
![]()
![]()
![]()
![]()
![]()
![]()
![]()
下一站要到落雁景区,观光车又行驶了四十分钟。我不禁说了句“没想到这么远”,司机不禁说道:“东湖大着呢,落雁景区还远着呢。”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为何人们都说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它大得超乎想象,大得让人在其中转了半天,却仅仅窥见了它的冰山一角。
落雁景区是东湖唯一收费的地方,售票处乌泱泱的都是人,工作人员站在一张大大的景区图面前推荐68元以上的可以游玩整个落雁景区的船票,不用再走回头路,而普通门票仅13元,只能游完景区的一小部分,我果断买了13元的门票。因为时间有限,我是要赶高铁的。
我沿着蜿蜒的小路步行进入落雁景区大门,怀揣着探寻隐秘美景的期待,脚步不自觉地轻快起来。原计划中,玫瑰园那绚烂多彩的花海和赵氏花园的古朴雅致是我此行的重点目标。然而现实却给我浇了盆冷水,由于并非玫瑰花节举办时节,玫瑰园没有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我边走边找,始终未能觅得它的踪迹。同样,游览图标明的赵氏花园也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始终不见其身影。虽有些遗憾,但沿途的风景给了我意外的慰藉。我举起手机,拍下了我最爱的许多盛开的荷花。东湖宛如一个荷花的世界,大朵大朵的荷花竞相绽放,粉的似霞,白的像雪,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
![]()
![]()
![]()
![]()
![]()
![]()
![]()
![]()
![]()
![]()
![]()
山盟海誓:是一处临湖的观景台,上面刻着许多情侣的名字和誓言,仿佛是他们对爱情的美好期许和永恒承诺。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眺望湖面,只见几个老人坐在长椅上,悠然自得地钓鱼,他们的神情是那么安详,仿佛与这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卵石滩上,孩子们光着脚丫跑来跑去,欢快地捡拾着圆润的石子,那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九曲桥:蜿蜒曲折地在湖边密林之间,每转一个弯,都能看到不同的湖景,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如果喷上水雾,那真是仙气飘飘,可惜没看到。
芦洲古渡:据记载,昔时东湖与长江相通,当时的团湖是东湖中景色好的一个子湖,沿湖芦苇遍布,碧波荡漾,景色优美。清末民初买办赵宗涛看上落雁景区的美景,在此修建了花园别墅,广邀官宦富商前来游玩,一时间团湖港湾百帆交汇,这个停靠官商船只的码头就是今日的“芦洲古渡”。
芦洲古渡四周树木参天,写着“芦洲古渡”四个大字的木牌伫立在湖边。沿湖建有一座小木屋,岸边停靠着一艘木船,随着波浪缓缓浮动,仿佛正等待着游客上船,即将扬帆起航。
此时的芦洲古渡已经没有了摆渡人,只剩下一块石碑静静地立在岸边,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老者,默默地记录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沧桑。
叠石观涛处,几块巨石堆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观景台。我坐在石上,看着湖水拍打着岸边,浪花飞溅,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观涛”二字的精妙之处——原来,并非只有看海才能听到涛声,在这浩瀚的大湖中,同样能感受到那震撼人心的波涛之力。
天长地久是树龄800余年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湖北特有树种对节白蜡,因为树形像梅花鹿,象征长寿吉祥,也叫金婚树、长寿树。
![]()
![]()
最后,我走过雁州索桥。桥长120米,宽2米,木板铺在铁链上形成桥面,两旁的铁索就是扶手,桥下是团湖。桥身晃晃悠悠,对于恐高的我来说,每走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不由自主地紧紧抓住扶手。桥下是深不见底的湖水,仿佛是一个神秘的深渊,让人望而生畏。桥上,三三两两的游客来来往往,有胆大的孩子在桥上蹦跳,引得整座桥都摇晃起来,惹得众人一阵惊呼,那惊呼声与桥的晃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独特的交响曲。
![]()
![]()
![]()
![]()
![]()
![]()
![]()
![]()
![]()
![]()
![]()
![]()
![]()
![]()
![]()
![]()
![]()
![]()
总而言之落雁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胜地。景区以"落雁听涛"闻名,拥有清幽的湿地、茂密的树林和曲折的湖岸线,其中最著名的是形如雁颈的"雁洲索桥"和临水而建的"清河古桥"。这里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常年栖息着多种野生鸟类,每到秋冬季节更有成群候鸟在此停留,形成独特的观鸟景观。景区内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与现代生态景观相映成趣,为游客提供徒步观光、亲水休憩、观鸟摄影等多种休闲体验。
正是正午时分,出了景区门口,才发现一块大大的石头,石头上刻着山水画卷,还有《东湖落雁赋》长文,趁人少赶快拍下,看照片才知道原来《东湖落雁赋》主要描绘了东湖落雁景区的美丽景色与浪漫氛围,表达了对自然与爱情的赞美。赋中提到落雁岛幽雅宁静,远离喧嚣,有着古木、奇石、百花、众鸟等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还讲述了雌雁“宁宁”为寻找受伤的雄雁“安安”,历经艰辛的凄美爱情故事,以及景区内落雁亭、雁影亭等五亭,每一座亭子都有独特的韵味,承载着这段爱情传说。最后以“东湖落雁风景地,世间浪漫爱情岛也”结尾,点明景区是浪漫爱情的象征。
![]()
回程的观光车上,我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湖景,心中感慨万千。忽然间意识到,东湖的美,恰恰在于它的“大”。它大得包容,包容了世间的一切喧嚣与宁静;它大得随意,让人可以以任何方式去亲近它、感受它——你可以租一辆自行车,沿着湖边悠然骑行,享受风的拥抱;你可以租一条小船,在湖中泛舟,领略水的柔情;你也可以带一本书,在湖边坐上一整天,让心灵在湖光山色中得到滋养;又或者像我这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虽然只瞥见了它万千面貌中的一鳞半爪,但却已被它的魅力深深折服。
![]()
![]()
![]()
![]()
鄂州离武汉如此之近,近到半小时就能从一座城市跨入另一座城市的精华地带。而东湖之于武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它大得仿佛不属于这座城市,却又实实在在地滋养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成为了武汉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
下午的高铁不会等人,我带着对东湖的惊鸿一瞥,踏上了归途。或许明年此时,当蝉鸣再次响起的时候,我还会再来,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慢慢走完这未竟的东湖之路,去探寻更多隐藏在湖光山色中的美丽与故事。
(3737 图56 2025/8/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