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国东北三省老照片
一提到旧社会,人们都称其为“万恶的旧社会”。旧社会,指的是1949年之前。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人们吃不饱饭、衣不蔽体,过着水深火热般的生活。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东北,拍摄到了旧社会时的东北风貌。但它却跟人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反映了当时东北普通百姓的生活瞬间。照片虽然很陈旧,却都很真实。
![]()
30年代,沈阳火车站一派繁忙景象。广场边上停着数不清的汽车和黄包车。旧社会的东北如此繁华。
![]()
30年代,吉林长春街头景象。照片中有一个日本女子在逛街。街边店铺招牌有很多是日文。
![]()
1928年,辽宁抚顺郊外的大路上,有不少流民正在赶路。他们因受灾而流亡外地,过着没有着落的生活。
![]()
旧社会的沈阳街头,一名年轻人正在卖糖葫芦。一个小女孩听到吆喝声,来买糖葫芦。
![]()
30年代,一名搬运工正在忙碌着。他为了多挣点钱,一口气扛起6块豆粕。旧社会的人们,活着可真不容易啊!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辽西一带活跃着不少“胡子”。他们打家劫舍,当地人怨声载道。这几个“胡子”正躺在床上,枪不离手,警惕性很高。
![]()
30年代,吉林岔沟门的大街上,一户人家正在举行婚嫁仪式,身强力壮的人抬着家具,亲友跟在后面,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
旧社会的女子,大部分都裹脚。照片中这名女子正在盆子里洗脚。仔细看,她的双脚骨骼已经严重变形。
![]()
这是旧社会女子裹脚时的情形。用布条将脚趾裹起来。成年后双脚畸形,走路困难。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身心摧残。
![]()
坐在沙发上的这名女子,是当地的一名艺人。吹拉弹唱样样都擅长。在过去,演员在社会上的地位很低。
![]()
30年代,吉林通化城外的大路上,走来几名搬运工,他们运送的是麻,长途跋涉非常辛苦。这些麻精加工后就能成为麻绳等用品。
![]()
照片中这名少年,其实是一个制线工。他扛着一件特殊的工具,虽然年纪不大,但看的出是一个十分有经验的制线工。
![]()
30年代,吉林临江的街边上,几名当地男子正在摆摊卖烟叶。在过去,卷烟很贵,很多人吸烟用的都是烟袋。
![]()
30年代,吉林敦化老爷岭山路上,马拉着雪橇从积雪上驶过,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在过去的东北,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
人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一名穷苦男子正在加工乌拉草。乌拉草质地柔软,经常会塞在鞋子里保暖。
![]()
东北的腌咸菜很有名。照片中,一户人家正在收拾整理采摘下来的大白菜。连小孩子也加入进来了。
![]()
旧社会辽宁开原街头,一位老者蹲在里边卖东西。面前几个竹筐里,放着的是烤制好的烟叶。
![]()
30年代,吉林城内一条大街上,不少小贩正在卖动物毛皮制作的帽子、上衣和裤子等。
![]()
这是路边一个小摊,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神仙塑像和人偶。外国摄影师正在拍照时,被一些孩子围观,摊主吸着旱烟,表现得十分淡定。
![]()
30年代,辽宁开原一处大豆收购站。麻袋里装满了大豆,在他们身后是有圆形的仓库。东北土地肥沃,大豆产量很高。
![]()
30年代,开原街头,两名男子正在打铁,制作各种物件。一个人推拉着风箱,另一个人专心打铁、配合得很默契。
![]()
你绝对想不到,东北的鱼是这样摆在地上卖的。天气寒冷,鱼早已冻成了冰棍。远远望去像是一堆木头。
![]()
30年代,吉林松花江边渡口,一些当地人正在乘坐渡船。一艘船上两名船工划船。这画面太有年代感了!
回看上面这些东北老照片,不管是城市、街道和人们的活动,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里是一组
上个世纪30年代东北城市的照片,
市容市貌,
基础建设,
民间风貌。
1930年,大连
![]()
1929年,奉天特别市(沈阳市)
![]()
1921年,哈尔滨特别市。
世界最大的法国新艺术建筑街区。
![]()
因巴黎流行时装及运动一周后就会在哈尔滨兴起,
故被称作“东方巴黎”,
接收俄国的犹太难民后,
被犹太人称为“东方莫斯科”。
![]()
1935年的长春市,
参照堪培拉与巴黎设计,
点状辐射的平面都市风格。
是1940年代全亚洲基础设施最先进的国际化城市。
1942年人口超过300万,
成为亚洲第一都市。
1937年长春市规划地铁,
电缆入地,
全市普及了抽水马桶。
![]()
1930年,大连
![]()
大连
![]()
1925年,哈尔滨市。
![]()
1935年,长春。
![]()
1928年,哈尔滨中央大街。
![]()
1934年,吉林省国民女子高等小学校的毕业照
![]()
1937年,普通东北人的婚礼
![]()
1936年,某大学的毕业餐会合影
![]()
1934年,哈工大学生为过世的老师送行
![]()
1936年,在蒙古相扑大会上,
穿着清朝官服的蒙古王爷。
![]()
![]()
长春的小学生课本
![]()
![]()
![]()
![]()
![]()
![]()
1929年,东北某小学生文艺汇演照片。
![]()
1936年,营口县的周末,
正等待火车回家度周末的人们。
![]()
1936年,亚洲基础设施最先进的城市——长春市,
整个城市掩映在森林之下,
在世界上被称作“森林之都”,
“城市山林”。
![]()
东北小学校课本
![]()
![]()
![]()
![]()
1937年,给亲人邮钱的吉林市市民。
![]()
1927年,奉系东北军实习所,
女生在练习发电报,
当时整个中国发往欧洲的电报,
都需在奉天市(今沈阳)中转。
![]()
1936年,哈尔滨站的餐车,
教师,民工和女学生均为半价车票
![]()
1929年,奉系东北ZF发往欧洲的集装箱,
以及高度机械化作业的农业。
1914年开始,
东北产大豆垄断世界贸易量的80%,
加拿大,美GUO,
欧HZOU先后解除对了东北农产品的限制。
由于财政连年富余,
张作霖取消了东北的农业税。
![]()
![]()
![]()
![]()
1921年,在哈尔滨剧场刚表演完舞台剧累得打吨的演员。
![]()
1921年,哈尔滨市的赛马场。
![]()
![]()
![]()
![]()
![]()
1921年,哈尔滨太阳岛上的游船观光。
![]()
![]()
1937年,长春市景
![]()
1937年,山城子小学校的课间操
![]()
1936年,为保证饮水质量,
避免水污染。
在各市区设立的滤水塔。
![]()
1936年,兴安,
草原上的游牧民们聚集起来迎接“祭敖包”盛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