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以虎豹坦克为主力的德国装甲师和以t-34中型坦克为主力的苏联坦克军,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可怕的装甲力量之一,苏德战争更是将坦克这款陆战利器推上了发展的巅峰。然而在上世纪20年代末,苏德这两个以后的坦克强国曾共同研制过一款奇特的中型坦克,这就是本文的主角TG-1中型坦克,作为苏德合作的结晶,TG-1中型坦克并没有引起双方的重视,但是在那个苏联缺技术,德国缺生产条件的年代,TG-1中型坦克即见证了两个大国的无奈,也为以后两国的坦克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研制背景
![]()
▲当时关于苏德双方签订条约的新闻报道
1919年德国魏玛共和国正式成立,同时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德国不允许研制和生产坦克,在国内和国际事务上处处受制于人,四处碰壁,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德国人很难找到合作的渠道和对象。同时一战的结束也让沙俄这个老牌列强变成了苏联,作为一个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死敌的新生大国,苏联同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关系更是势如水火,在国际上被严重孤立。虽然经济大萧条的爆发使得美国和欧洲的技术、人才、资本纷纷前往苏联寻找市场,但是在军事技术方面却被卡的死死的(不过苏联还是利用高超的外交技术能到了大量的西方坦克技术,只不过这是后话了)。
![]()
▲和t-34/85同框的苏联“自由战士列宁”号KC轻型坦克,该坦克就是苏联工人在小作坊用锤子敲出来的,和原版的FT-17轻型坦克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的
在坦克技术方面苏联唯一的成果就是技师用锤子敲出来的十几辆仿制法国FT-17轻型坦克的KC轻型坦克,此外还有几辆缴获的英制马克菱形车体坦克。然而德国却不一样,一战中研制的A7V坦克以及战争末期仿制的LK1、LK2轻型坦克都为德国积累了大量的坦克技术。德国有技术、苏联可以生产坦克,而且当时两个国家路远无争,所以双方一拍即合。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就立即和苏联展开了接触,最终在1922年4月16日在意大利的利古里亚省双方签订了《拉帕洛条约》,为了躲避战胜国的监督,在附加的秘密条约中规定德国将在苏联境内秘密设立喀山军事学院,同时派遣大量的科研和训练人员,偷偷研发受限制的武器装备并训练军事人员,作为回报,苏联将共享这些技术。
整体数据
![]()
▲TG-1中型坦克的原型车,T代表的是坦克的意思,G则是格洛特姓名首字母,此外可以看到该车的很多武器配备还是空的
1926年一支由德国工程师格洛特领导的科研小组来到了苏联列宁格勒的红色十月工厂,为苏联正在研制的多炮塔新型坦克提供技术支援。样车于1931年正式下线,TG-1的设计在当时来说还是非常新颖的。采用多炮塔的设计结构,主战斗室被固定在车体上,顶部还有一座可以360度旋转的小炮塔。在武器选择方面苏联人也是斟酌再三,最初始的方案是1门37毫米坦克炮外加4挺7.62毫米机枪,改进方案是将37毫米坦克炮换成76.2毫米坦克炮,最终版本的方案是一门TP型76.2毫米坦克炮(被安装在下方的固定战斗室)配合一门37毫米坦克炮(被安装在顶部的旋转小炮塔),两挺DT型7.62毫米机枪配合3挺马克沁7.62毫米机枪,火力配置可谓十分豪华,非常合当时苏联人的胃口。
![]()
▲从火力配置上来看TG-1中型坦克还停留在一战那种火力强大的移动堡垒阶段,而且乘员高达11人。该坦克的76.2毫米坦克炮更多执行的是一些支援性的任务,顶部45倍口径比的37毫米坦克炮在发射穿甲弹时炮口初速高达800多米每秒,能在5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35毫米厚的垂直装甲钢,火力配备上和法国的夏尔B1重型坦克有些类似
在防护方面TG-1中型坦克同样很优秀,整体采用压延钢板和铸造件焊接而成,车体最大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50毫米,在车体构造上很多地方采用了倾斜的设计,这样的防护在当时绝对算的上是怪物级别的。TG-1中型坦克在动力选择方面同样很是坎坷,首先设计师计划为其安装250匹马力的GroteV8发动机,但是该发动机的研制进度非常的缓慢,最后设计师为其选择了伊斯帕诺M6型汽油机,该发动机最大可提供300匹马力的动力,单位功率为12马力每吨,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为12公里每小时。
![]()
▲正在进行机动测试的TG-1中型坦克,由于后来临时采用的M6汽油机比计划采用的GroteV8发动机稍微大一些,所以原型车后部的发动机不得不外露出一部分。而且该坦克的悬挂系统受到克里斯蒂悬挂的影响,采用的是大尺寸的负重轮,此外该坦克的履带采用的是比较精密的双销履带
原型车下线后苏联人就在喀山训练场展开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坦克的机动性和通过性还算优秀,但是动力系统还是小毛病不断,首先就是发动机的散热系统做的很差,经常会出现坦克抛锚的情况,而且刹车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失灵,其他比如空气软管断裂的小问题更是不断,总的来说动力系统缺乏可靠性。随后苏联方面就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来评测TG-1中型坦克的生产可能性,最后得出了结论:TG-1中型坦克整体性能非常的优异,但是很多部件均采用的是德国制造的标准,对于苏联工厂来说过于精密,受到苏联工业的限制很难做到大规模的量产。最终苏联方面取消了TG-1中型坦克的量产工作,在留下了几辆原型车后该坦克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有些资料显示TG-1中型坦克的造价在当时大约为150万卢布,这里我们拿t-34中型坦克来做个比较,最初型号的t-34造价约为27万卢布,1942年改进型号的t-34造价约为19万卢布。虽然苏联军方对TG-1中型坦克的性能很满意,但是冷静下来后取消量产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随后格洛特相继为苏联设计了30吨级的TG-3坦克和75吨级的TG-5坦克(而格洛特正是后来为希特勒提交“巨鼠”方案的那个人),不过这些疯狂的设计都没能成为现实。虽然TG-中型坦克只是苏德合作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却为苏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经验,那就是76.2毫米坦克炮的应用并非不可能,而这或多或少也影响到了后来苏联一系列坦克的研制工作。
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