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4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清政府虽然被迫打开了国门,但是国内外形势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就在这一年,日本人侵略台湾,清政府决定加强海防。
但是除了海边,还有其他地方也需要保护。
为了将国库的钱用在最合适的地方,朝中大臣争论不休……
1874年的某天早上,来上朝的官员们争论不休,因为他们在讨论的事,关乎很多人的生死,还关乎着慈禧太后能不能办好自己的四十大寿。
三年前,也就是1871年,一艘琉球渔船不幸被卷入飓风,但是不幸中亦有幸运,这艘渔船并没有倾覆,船上的六十六个人也没有受伤。
![]()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飓风终于停了下来,这艘渔船也终于能靠岸了。
但是渔船靠的岸并不是熟悉地方,船员们不清楚自己被飓风带到了哪里,他们还以为被带到了一个无人的荒岛。
事实上,他们到达的地方并不是荒岛,而是台湾岛。
![]()
不久之后,台湾岛上的高山族民众发现了他们,还以为他们是强行登陆的侵略者,于是二话不说就发起了进攻,导致这六十六名船员中,仅有十二人活了下来。
不久之后,清政府的官员带兵赶到了现场,这才控制住了局面,救下了这十二人。
后来清政府又把这十二人送回了琉球。
![]()
如今的日本有个冲绳岛,是个有名的度假胜地,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冲绳的原名为“琉球”,原本是中国的领土,日本人侵占琉球的契机,就是这次误杀事件。
本来这次事件只是我国琉球省与台湾省之间的一次冲突,但是日本人却要非要横插一脚。
![]()
就在1874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一个什么“台湾番地事务局”。这个局的局长大隈重信在长崎设立了一个“军事基地”,并且从这个基地中调集了三千名士兵。
日本的陆军中将西乡从道带着这三千人强行在台湾登陆,而当地的高山族民众也是奋起反抗。
![]()
但是由于装备差距以及作战素养方面的差距,台湾当地的军队没能拦住挡住这伙侵略者。
而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先后调集一万多名清军来到台湾,抵挡日军侵略者。
日本大使大久保利通直接来到了北京,堵在了清政府门口,恐吓这些政府官员。
![]()
既然人家都闹到家门口来了,清政府要是再不出来接招,那可就真成了缩头乌龟。
因此,在谈判前期,清政府的官员也是据理力争,坚持这件事与日本人没关系。
但是,英国公使威妥玛却要来多管闲事,他向清政府施压,强行调停了此事。
![]()
有了英国的介入,清政府就怂了,当年九月份,恭亲王奕䜣跟大久保利通签订了中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台事专约三款》。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给日本五十万两白银;同时承认这次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然后日军撤出台湾。
![]()
虽然条约让日军撤出了台湾,但是却并没有日本人放弃侵略台湾的计划。
而且,清政府承认日本人这是“保民义举”,也就是说他们承认那些被误杀的琉球人是日本的“民”,那么也就是承认琉球是日本的。
而就是这件事,给日本人提供了所谓的“证据”。
![]()
五年后,也就是1879年,日本人凭借一句“保民义举”,侵占了琉球。
当年琉球使臣来给朱元璋进贡,朱元璋为了还礼,特地从福建迁了一些人到琉球去帮助他们发展,这便是“闽人三十六姓”。
现如今这些人的后代还生活在那里,可那里已经不是祖国了……
![]()
时间回到1874年,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清政府不得不开始重视海防,毕竟这次事件实在是太丢人了。
而且这一次日本人去的是宝岛,要是下一次他们来福建或广东,清政府该怎么办?因此加强海防迫在眉睫。
但是新疆那边也出了事……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有定论了。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收复西域,并且为此地命名为新疆。
公元1820年,张格尔在新疆发动叛乱,此时距离乾隆收复新疆也才六十年。
![]()
由于新疆当地的百姓都十分向往安宁,因此张格尔的动乱并不得民心,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张格尔的儿子布素鲁克逃去了浩罕国。
而浩罕国这边,也出现一个厉害人物,他叫阿古柏。
阿古柏是土生土长的浩罕国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靠给人念经治病。
![]()
但是动脑子想想就知道,念经是肯定不能治病的,这种治病方法还不如“多喝热水”。
因此,阿古柏的父亲一直被视为庸医,就连他的妻子都很嫌弃他。
后来,阿古柏的母亲带着他离开了这个庸医,改嫁给了一个屠夫,但是嫁过来没两年,阿古柏的母亲就去世了。
![]()
他的母亲死后,屠夫继父也没有理由再留他,于是年幼的阿古柏就被赶出了家门,流落街头。
不过阿古柏很聪明,他通过偷看街上那些舞师的表演,自己也学会了跳舞,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舞师。
在经历一系列的遭遇之后,阿古柏投靠了浩罕国贵族库什伯克。
![]()
经过库什伯克的举荐,阿古柏进宫当了浩罕国王的侍卫,后来又被国王重用,当了一个指挥官。
后来俄国入侵浩罕国,阿古柏被派去前线,结果遭遇大败,被俄国人活捉。
之后阿古柏便投靠了俄国,被放回国后还参加了推翻浩罕国的阴谋行动。
![]()
但是不久之后,浩罕国王的位置换人了,换上去的还是与他有过节的人。
此时的新疆已经乱了套,各地都开始反抗清政府,但这次行动看似是农民起义,实则是大地主之间在争地盘。
其中有个叫思的克的地主,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派人到浩罕国接回了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
![]()
负责保护布素鲁克回新疆的,就是阿古柏。
等阿古柏来到新疆后,他发现这里的形势对他十分有利,再加上现在的浩罕国王对他不好,索性他就不回去了。
他利用思的克的军队和布素鲁克的影响力,很快便占领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当起了土皇帝……
![]()
现在的清政府面临着两个问题,是收复新疆还是加强海防。
李鸿章说应该注重海防,但是王文韶说要注重塞防,在两拨人争执不下时,左宗棠站了出来,他认为应该同时注重。
但是谁都知道应该同时注重,关键是国库里的钱只够管一边的。
![]()
但是左宗棠不在乎这个,他说:“把新疆的事交给我,我可以不要国家的钱!”
于是,国库里的钱被李鸿章拿去修了海防,虽然并没有防住什么东西,但是钱可是花没了。
而左宗棠这边,他靠着向商人朋友借钱,和向国外银行贷款,获取了足够的军费,带着军队开赴新疆。
![]()
在经历一番战斗之后,左宗棠终于夺回了最后一个城市,新疆最南端的和田。
但是进了和田之后他发现,城中还有五千名印度人,他们是被英国人强行迁过来的。
他们也很无辜,所以左宗棠也不想杀掉或者驱逐他们。
![]()
因此,左宗棠采用“剿抚并用”的策略,将一些有反叛之心的人驱逐,将那些老老实实过日子的留了下来。
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民生问题,因为百姓的生活早已被战争破坏得不成样子,这些印度人也不例外。
![]()
因此,对于这些同为受害者的印度人,左宗棠并未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左宗棠的决策,切实有效地稳定了新疆的局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