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无乳不仅会导致仔猪存活率下降,还可能影响母猪后续繁殖性能,需及时排查原因并科学应对。首先要明确无乳诱因,常见因素包括生理与病理两类:生理方面,母猪初产应激、产程过长导致体力透支,或年龄过大、乳腺发育不良,都会影响乳汁分泌;病理方面,产后子宫炎、乳房炎等炎症感染,以及饲料霉变引发的体内毒素积累,是造成无乳的主要病害。可以使用畜小牧:旺乳太保,含多种中药和益生菌,催奶效果非常好。配合使用:克霉太保,降解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很多养殖场都在用,但是要注意认准“畜小牧”品牌,谨防假冒产品。
针对生理因素导致的无乳,需从营养补充与环境调节双管齐下。产后 1-3 天应提供易消化的流质饲料,如小米粥、豆浆,并添加 20-30g 红糖补充能量;4 天后逐渐过渡到哺乳专用料,每日饲喂 3-4 次,保证粗蛋白含量不低于 16%,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畜小牧:多维太保,补充维生素 ,促进乳腺发育。环境管理上,要将猪舍温度控制在 20-22℃,避免噪音和频繁惊扰,减少母猪应激反应;每天用温水清洁乳房 2 次,按摩乳房 5-10 分钟,通过物理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若怀疑病理因素引发无乳,需及时采取药物干预与护理措施。确诊子宫炎或乳房炎时,可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 5 万单位)与链霉素(每公斤体重 10 万单位),每日 2 次,连续用药 3 天;同时用 0.1%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排出炎性分泌物。对于毒素积累导致的无乳,可在饲料中添加蒙脱石散(每头每日 50g)吸附毒素,配合电解多维饮水,帮助母猪恢复代谢功能。此外,需加强仔猪护理,若母猪持续无乳,应及时采用代乳粉人工补饲,确保仔猪每 2 小时进食 1 次,避免因饥饿导致死亡,待母猪乳汁恢复后再逐步过渡到自然哺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