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志明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家不简单。公公是村里的老教师,受人敬重,但脾气古怪得很。婆婆早逝,他一个人把志明拉扯大,性子愈发偏执。
刚过门那会儿,公公看我的眼神总是带着挑剔。我做的饭不合他口味,收拾房间的方式他也要指手画脚。志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我倒是不在意,反正长辈嘛,让着点就是了。
转机出现在第二年春天。公公突然中风,半身不遂。医生说恢复的可能性很小,以后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料。志明在县城上班,一个月才回来两次,照顾公公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我身上。
那时候我才二十三岁,对照顾病人一窍不通。喂饭、翻身、擦洗、按摩,样样都要学。公公脾气更暴躁了,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火,有时候甚至把饭碗摔在地上。村里人都说我命苦,嫁了个这样的婆家。
头两年是最难熬的。公公的身体每况愈下,我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他。白天要给他按摩活血,晚上要起来给他翻身换尿布。志明每次回来都心疼得直掉眼泪,说要请保姆,被公公一口拒绝了。他说外人靠不住,只信得过我。
慢慢地,我发现公公其实是个很有趣的人。他年轻时读过不少书,会给我讲古典诗词,讲他教书时遇到的那些学生。我们渐渐有了话说,相处得也和睦起来。村里人都夸我孝顺,说公公有福气,娶了个好儿媳妇。
第四年的时候,我怀孕了。志明高兴坏了,要我回娘家养胎。公公却不同意,说什么也不让我走。我只好一边照顾他,一边养着身子。那段日子确实累,但看着公公脸上难得的笑容,我觉得值得。
孩子出生后,公公更是宝贝得不得了。每天都要我抱着孩子到他床前给他看。他说这是他们老李家的根,一定要好好养着。我产后身体虚弱,既要照顾新生儿,又要伺候公公,几乎要撑不住了。志明提出请个保姆帮忙,公公还是不答应。
后面的几年,日子倒是平静了些。孩子一天天长大,公公的身体也稳定下来。虽然还是离不开人照顾,但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出状况了。我们一家三口,加上公公,生活得还算和谐。
公公对我越来越信任,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要跟我商量。村里人都说,老李家的儿媳妇比儿子还贴心。志明也常说,要不是有我,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去年冬天,公公的身体又开始走下坡路。医生说是器官衰竭,时间不多了。我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日夜守在床边。公公清醒的时候不多,偶尔醒来就拉着我的手,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复杂。
就在一个月前,公公走了。临终前,他握着我的手说了句话:"小雯,你辛苦了。"然后就闭上了眼睛。我哭得稀里哗啦,觉得心里空了一大块。照顾了他八年,突然没了这个牵挂,反倒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昨天是读遗嘱的日子。村里的老人都来了,公公生前特意请了镇上的公证员。我以为不过是个形式,毕竟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公证员打开遗嘱,清了清嗓子开始念:"我李德高,立此遗嘱。我在世时,儿媳小雯照顾我八年,尽心尽力,胜过亲生女儿。现将我名下的老宅一套、存款三万元,全部留给小雯。我儿志明虽是亲生,但这些年疏于照顾,分文不给。"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志明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我也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公公竟然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我这个儿媳妇,一分钱都没给志明。
村里的老人们开始议论纷纷,都说公公做得对,照顾老人八年,这点财产是应该的。志明的堂兄弟们脸色难看,但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这是公公的遗愿。
回到家,志明一言不发。我知道他心里不好受,毕竟是亲儿子,却被父亲这样对待。但我更知道,公公这样做,是想让我以后的生活有个保障。他看得比谁都清楚,我这八年的付出值多少。
现在想想,公公最后握着我手时眼神里的复杂,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他用他的方式,给了我一个交代,也给了村里人一个交代。谁说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只是这回报的方式,连我自己都没想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