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3日晚,中国队在U23亚洲杯预选赛首战以2比1艰难拿下东帝汶,这比分第一眼看上去还算可以,毕竟赢了就是赢了,但仔细琢磨,这场球带出的不是轻松,而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尴尬,中国球迷的记忆里,东帝汶这个对手可不陌生,十六年前的0比0到今天,仿佛又被搬上大屏
那一年是2009年,地点在香河基地,中国国少和东帝汶少年队打满90分钟却破门乏术,比分停在了0比0,要知道当时的东帝汶在国际足联排名几乎垫底,按照纸面实力,中国队本该一路碾压,可现实告诉你,球场上没有“想当然,从那天起,这场尴尬平局就成了男足无法绕开的黑色记忆
这一次再碰上东帝汶,换了比赛级别,换了年龄层,中国队依旧打得费劲,2比1的胜利说不上体面,说实话也不算太稳,你看起来控球和场面优势在中国这边,可对手的韧性和跑动硬生生把比赛拖紧了,这背后折射的还是那股老毛病——对弱队总是打不死,想拉开比分总差一口气
回顾2009那批人的命运,也挺值得玩味,当年U16的主力门将徐嘉敏替补上场的郑达伦,如今还在中超打拼,两人都落脚河南队,另外孙正傲在大连,杨世元依旧混迹一线舞台,这么算下来,十六年前的小孩儿,如今撑到专业舞台的没几个,数据摆在这里,当时94年龄段全国注册球员也就三百来人,说是被时代忽视的一代,一点不为过
![]()
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年龄段球员基数就不大,人才自然难以冒尖,中国男足后续的青训断档早就埋下祸根,而每次和东帝汶这种小国打得费劲,又把问题暴露出来,你当然可以说今天球员们已经比十六年前更职业,也有人技术特点更全面,但整体传承上,始终缺那口系统积累的气
再看东帝汶,这个拥有134万人口的岛国,世界排名195,足球水平客观说在亚洲就是垫底部队,可就是这样的对手,能让中国队踢得不舒坦,为什么,因为他们简单直接,靠体能和冲撞,不跟你玩那些花哨的套路,当中国队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急躁情绪就会放大,犯错也随之出现
不少球迷调侃说,跟东帝汶踢球就像打游戏遇到低配版“人机,你以为轻松拿下,结果越到后面越慌,因为对面不怕输,随便跑随便拼,而你这边一旦浪费机会,容易给对手“偷鸡的希望,这不是一句笑话,而是中国足球常见的剧本,打强队时有时候能超水平,碰弱队经常掉链子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至少比分上中国队胜利了,年轻队员在真刀真枪中得到锻炼,教练组也从开局就遭遇考试,这点对长远是好事,只是结果之外,球迷更想看到的是一种掌控力,是对比赛节奏的把握,而不是比分上的惊险和赛后的长吁短叹
![]()
你说巧不巧,这种尴尬结果总是和东帝汶挂钩,好像球迷的笑点和泪点都让这个小国承包了,从2009年到2025年,一晃十六年,故事轮回,可尴尬没有完全走远,中国足球是该思考了,为什么最不应该拿来“对喷的对手,却一次次让我们没了底气
结尾还是得说一句,赢球是好事,但别急着庆祝太久,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东帝汶只是敲门砖,如果这关都踉跄而过,那想在亚洲杯正赛立足恐怕还是难题,所以别指望靠偶尔的灵光一现解决问题,系统性补课才是硬道理,否则类似的回忆杀只会一遍又一遍重播,成为中国足球说不完的冷笑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