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和你的一个同事关系很僵。一次感觉被轻视,一次晋升机会,或者是在某个场合对方没有听从你的意见或者是认可你,于是你们两人间便埋下了怨恨。你把一切都归咎在对方身上。你觉得只有你一个人痛苦,对方毫无感觉。并且你还坚信责任不在自己,完全是对方的过错。
真的是这样吗?正念修习如何帮助我们呢?
第一步:正念练习来觉知当下
修习正念时,你对自己会有更好的觉知。当愤怒情绪出现时,你知道自己的愤怒。所以你修习观呼吸并念道:“吸气,我知道心中的愤怒;呼气,我照顾心中的愤怒。”如果依循这一教导修习,你就会在愤怒时克制自己,不会一气之下去辱骂对方或者是动手。
愤怒情绪下说出的话,做出的举动百害而无一益。不要说一句话,不要做出反应,只是继续修习你的正念呼吸和正念行走。包容你的愤怒,承认它,然后慢慢化解。在这之后,你才能 够深入了解你的愤怒并自问为何愤怒。
当然也可以用正念练习的小窍诀来觉知当下:
1、STOP练习
S(Stop):先停下来,中断自动化反应
T(Take breath):进行3-10次深长呼吸,让身体放松
O(Observe):觉察身体感受、情绪和念头(如:“我感觉到胸口发紧”、“我注意到有愤怒的情绪”)
P(Proceed):选择有意识的回应方式而非冲动反应
2、书写正念日记
记录具体事件引发的情绪反应,帮助识别触发点和模式。
举例:
Maria发现自己总是避开同组的Lisa,因为Lisa说话直接,常让Maria感到被批评。通过正念日记的书写,Maria发现了一个模式:每次Lisa提供反馈,即使内容中立,Maria都会解读为批评。
当Maria觉知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她尝试转换方式,理解Lisa的沟通风格比较直接,可能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提高效率。
Maria开始尝试不把Lisa的话个人化,而是关注反馈内容本身。她发现Lisa的许多建议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两人的关系也逐渐缓和。
第二步:正念练习来转化思维模式
正念的修习可以转化我们的思维模式。
如果心中的愤怒情绪、或敌对的情绪十分强大,那么我们需要了解愤怒、敌对情绪产生背后的因缘。任何情绪、对立的产生,都有三个条件:
1、种子
比如愤怒的升起,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愤怒的种子,只要一听到看到让我们不愉快的事情,心中愤怒的种子受了滋养,怒火就升了起来。因此需要了解是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是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
这或许很难接受,但你深入观察会发现,它就是事实。
2、内在的需求
比如愤怒的背后,是我们内在的需求(欲望、期待、设定等)在发生,如某个同事曾 打断了我的发言,我之所以愤怒或许是因为“他不尊重我的意见”。
3、我执
我们会执着这个愤怒是我的感受,我执着他让我受到伤害,执着认为他就是那样的人。当我们执着这些东西,就会进一步加深痛苦和愤怒。
其实世间所有现象,无论是情绪、认识、感受,甚至我们自身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决定的,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因为一切是缘起的,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变化,结果就会随之变化。所以这些现象、体验、情绪其实都是流动的,都是变化的,不要陷入到一个恒常的思维和认识。
所以我们需要用正念修习来转换思维:
首先 人际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两个人,所有人都是如此。没有你的参与,对方对你的误解就无法存在。双方都要对人际关系的好坏承担责任。包括我自己。
其次,理解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是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别人只是次要原因。如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那么生气。
接下来,如果深入观察我们的愤怒,我们就会知道它来自于误解或某个事情片面的解读和评判,甚至来自于错误的认知和观点。而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愤怒就转化了,也觉悟了。
James和Tom是同级经理,因争取团队资源和上级认可而关系紧张,彼此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
在一次公司培训中,老师让他们进行了一个练习:分享各自对部门成功的定义和对个人职业价值的看法。
James惊讶地发现,Tom竞争背后的驱动是“渴望被认可”,因为他来自一个兄弟姐妹众多、需要努力争取关注的家庭。Tom也了解到,James的驱动力是“提供安全感”,因为他早年经历过家庭经济不稳定。
虽然后来James和Tom没有成为亲密朋友,但他们建立了相互尊重的工作关系。他们意识到合作比竞争更能实现各自的目标,开始定期沟通,甚至在某些项目上共享资源。
而过往研究显示,职场冲突中68%的问题源于对他人意图的错误解读。正念鼓励我们从“对抗”转向“好奇”。
当我们对同事的行为感到恼怒时,可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好奇探究:“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经历或压力?”
第三步:正念的沟通和建立边界
当有觉知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的表达我们此刻的感受和需求,在正念沟通中,也会用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纬度:
Alex负责的项目需要与销售部的Sarah紧密合作,但Sarah经常错过截止日期,影响项目进度。Alex感到沮丧,但担心冲突而保持沉默。
正念实践:非暴力沟通(NVC)
Alex准备与Sarah进行一次对话,他使用了非暴力沟通框架:
观察:“Sarah,这份报告过去三周都有延迟提交。”
感受:“我感到焦虑和担忧。”
需要:“因为我需要确保项目按时推进,维护项目进度。”
请求:“我想了解你面临的挑战,并共同探讨如何确保后续按时提交。你是否愿意每周四下班前同步进度?”
这次谈话让Alex了解到Sarah同时支持多个项目,人手不足。他们商定了更现实的截止日期,并每周简短同步,问题得到了解决。
当然并不是理解对方,就需要自己承担更多,也需要建立设置清晰的专业边界,这就需要带着这3点来进行正念沟通和表达: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范围
学会有礼貌地说“不”
避免过度承担责任或期待他人改变
结束语
正念不是要求我们喜欢每一位同事,而是帮助我们在困难的关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晰。
冲突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冲突才是关键。通过培养正念,我们可以将职场的人际挑战转化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宝贵机会。
你可以在日常工作的间隙,通过微练习持续培养正念心态:
办公桌前的呼吸空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花3分钟,单纯关注呼吸,觉察身体感受,不做评判。
“一次一件事”的专注:处理邮件时,只处理邮件;参加会议时,全心参与会议。这能减少注意力分散带来的烦躁感。
正念行走:去茶水间或洗手间时,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暂时放下思绪。
感谢您愿意花时间来进行正念阅读
祝您平安,幸福,喜悦,自在!
也欢迎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伙伴
欢迎加小编微信
邀请您进入正念交流小群
或正念练习群
一个有温度的地方
(请注明申请加入正念小群)
编辑: 胡谦alex(北大心理学硕士,牛津正念基金会MBCT-L四阶正念师资,正念教养师资,青少年正念师资,正念心理咨询师)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