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董芳芳
9月17日,有媒体报道,山东泰安一对盲人夫妻携带导盲犬“芬迪”(拉布拉多犬)冒雨夜爬泰山,视频被目击者拍摄后引发全网争议。9月18日,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宣布暂停芬迪工作并接回评估。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1700万视力障碍人士,但现役导盲犬数量仅有两百余只,并且每一只导盲犬的诞生,都历经长达两年的严格训练和层层筛选,成本高达20万元。导盲犬的训练科目中从未包括“爬山”。它们的职责是规避危险、引导出行,而非辅助主人完成极限挑战。狗狗的关节本就脆弱,陡峭台阶会对髋关节造成不可逆损伤。更讽刺的是,芬迪在雨中因误判台阶为障碍时,还遭到主人盲杖敲打——这完全违背了导盲犬使用的基本准则:信任与协作。
目前国内导盲犬均由基地免费提供,但使用监管几乎空白。大连导盲犬基地此次迅速回应“接回芬迪”,虽是对民意的尊重,却也暴露了事后监管的被动。反观国外,一些国家会要求定期回访评估,还会对虐待工作犬的行为处以高额罚款。这些成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唯有明确使用红线与退出机制,对违规行为设定惩戒标准,才能避免“芬迪爬泰山事件”重演。
我们支持每一位努力生活的视障者,但坚决反对将公益资源私物化的这种行为。导盲犬作为社会共同投入培育的珍贵资源,其使用应当恪守辅助出行的本源目的,而非成为个人挑战极限的工具。
唯有完善监管、严惩滥用,才能让导盲犬真正成为“眼睛”,才能对得起这些默默托起人类生活的无言工作者。守护好这份超越物种的信任,是对善意最好的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