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北京的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绝对是近年东亚最有戏剧张力的一幕。外界的目光当然首先被普京和朝鲜领导人在中国的“世纪同框”吸引了,俄罗斯总统和朝鲜领导人同乘一辆车,亲密无间地赶赴会谈现场。两位领导人你一句“兄弟情谊”、我一句“全方位合作”,确实把气氛烘托到极致。普京不忘历史,现场感谢朝鲜军人在解放库尔斯克州时的牺牲,还强调两国过去和现在的反法西斯、反纳粹纽带,朝鲜领导人也毫不含糊,直接表态“只要朝鲜能帮俄罗斯,兄弟就绝不袖手旁观”。
![]()
从外交部的反应可以看出,中方对中俄朝三方会晤的具体细节采取了极度谨慎的态度。有记者忍不住当面发问三国领导人是否会在北京碰头,得到的答复只有一句“暂无可提供的信息”。朝鲜领导人选择这次高调访华,主动走向全球多边外交舞台,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就在今年5月,普京还专门邀请朝鲜领导人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结果被朝方婉拒。短短几个月后,朝鲜领导人却欣然接受中方邀请,毫不犹豫来到北京,连带着朝鲜最高层的军政团队。两厢对比,高下立判——中国才是朝鲜真正的“战略靠山”。
很多人没注意到,朝鲜领导人的这次出访有多难得。他上台这么多年,外访次数寥寥,且基本都是一对一的“闭门外交”。这次能够出现在北京这样的大舞台上,身边不光有普京这样的超级大国领导人,还有一众国际重磅嘉宾,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对朝鲜来说,外交封锁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想要破局,靠的就是这种高规格的多边场合。和普京会面,是舆论焦点;但和更多“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才是实打实的收益。朝鲜领导人需要用行动告诉世界,朝鲜不是孤家寡人,背后有中俄撑腰,还有机会参与影响全球安全格局的大事。
但说到底,阅兵才是朝鲜领导人此行的重头戏。不要忘了,这次九三阅兵不是简单的国威展示,而是一场现代化军备的大阅兵。根据官方公开的信息,所有参阅装备都是中国现役主战武器,新型装备占比极高,许多甚至是首次公开亮相。阅兵编组涵盖了陆、海、空、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等所有现代战争要素。空中梯队更是集结预警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全部是解放军现役主力。陆上则有高超声速导弹、防空反导系统、反无人装备、电子对抗设备等等,堪称一场“现代战争全景图”。
对朝鲜来说,这场阅兵简直就是一堂现实版的“国防启蒙课”。朝鲜领导人治下的朝鲜,军工体系的确有一定基础,但核心还是冷战时期的导弹+火炮打法,现代化程度有限。美韩军演年年升级,F-35隐形战机、航母打击群、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轮番上阵,朝鲜面对的技术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如果还抱着“传统老三样”不放,迟早会被时代淘汰。朝鲜领导人自己心里清楚,技术差距就是生死差距。俄乌冲突的经验摆在眼前,俄罗斯前线吃亏,往往就在无人机、信息战、反导系统这些“新三样”上。朝鲜军队里有多少人在前线丧命,多少装备被打成废铁,莫斯科不说,平壤心里有数。
![]()
更深层的问题,其实在于朝鲜的军工体系如何摆脱“闭环自嗨”。朝鲜自诩“自主国防”,但实际上无论是科研还是制造,始终绕不开外部技术的“天花板”。中国的军工体系这几年突飞猛进,不论是高超声速导弹的突破,还是无人化、信息化作战的全链条发展,都走在世界前列。朝鲜能不能趁着这次阅兵,搞来点“实用干货”,至少学到点思路,这对今后几十年的国防建设都是决定性的。反观俄罗斯,虽然有技术积累,但俄乌战场暴露出的问题太多,朝鲜不可能光靠“东欧老师”就解决所有短板。中国的经验和模式,才是朝鲜未来最值得借鉴的方向。
再来看阅兵展示的防空反导体系。朝鲜这几年试射导弹不断,吓唬美日韩的战略姿态没少做,但真要谈防空反导能力,差距一目了然。美韩部署的“萨德”系统,F-35隐身战机的突防能力,都是朝鲜当下难以破解的难题。中国这次展示的防空反导网,包括雷达、拦截弹、高超声速防御单元等,给了朝鲜极好的模仿模板。朝鲜领导人如果真想让“朝鲜导弹”成为压舱石,必须有一套能打能防的现代系统才行。
武器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阅兵背后透露出的“联合作战”理念。中国阅兵方队的编组方式,几乎就是现代化战争的实战演练。信息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无人作战群,这些在传统军队里是绝对没有的。朝鲜想要打破国际制裁和技术封锁,必须推进军事思想的现代化,而不只是玩导弹秀肌肉。
当然,不能忽略的还有“外交破冰”的深意。朝鲜领导人这次高调访华,不光是对外展示“有后盾”,更是借中国这个大平台,和俄罗斯等国领导人面对面沟通。朝鲜长年被孤立,想要走出外交困境,不靠中俄的支持根本没戏。这次北京之行,朝鲜领导人和普京的会谈内容虽然没完全公开,但从双方表态看,俄朝关系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信任期”。朝鲜领导人说得很直接,“兄弟间的义务”,外界都听得明白。普京也不吝溢美之词,直接向朝鲜人民表达“最热切的谢意”。配合中国在背后做“多边调停者”,三国的战略合作味道越来越足。
![]()
当然,这场阅兵和多边外交只是序章。朝鲜能从中国这里学到多少、能把多少转化为实际能力,远不是一两次观摩能决定的。军队现代化、武器升级、外交破冰,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持续投入。朝鲜领导人的这趟中国之行,既是一次高规格外交秀,也是一次军工“充电”之旅。未来朝鲜会走到哪一步,还真得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朝鲜还想在国际安全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和中国的战略互动就不会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