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强行续缘。
hi,我是猫。
更不要被困住了。
有读者留言说自己今年三十六,存款七位数,有自己独立的一份小事业,父母已经退休享受生活,暂时不需要自己操心晚年,生活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压力与烦恼。
最近的困扰就是,工作偶遇到年少时候爱恋的人,再次见面还是会回忆起过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当初因为被分手,心总存有遗憾和不甘,现在目前空窗,好像也可以再续前缘,试试看。问我怎么样?
从体验视角来看,你完全拥有进入一段不依附他人关系的物质条件,想谈就谈,没什么好顾忌的。
但从心理角度来看,你大概不是真的从现实、个体需求以及情感角度来对待这份感情,简而言之,就是你是在美化年少时爱恋的对象,填补未有好结果的内心缺失,而非真的考虑:我跟这个人在一起是不是合适?有没有情感悸动?是不是真的主观意愿想要在一起?
毫无疑问,年少时的爱恋太过美好,因为那时候付出的沉没成本是如此高昂,且不计回报。
人生能有多少这种年少的懵懵懂懂,看山是山的阶段,你的所有反应、所有感受、所有心动都是直接、热烈、恨不得敞开给对方看的。
但实际上美好的不是对方,也不是他真的独一无二,不可取代,而是他的出现刚好在你的雨季,你美化的一直是那个年少勇敢爱的自己。
这份勇敢会在日渐增长的年龄中被转移了,随着你见的人越多,经历的爱恋故事多,很多人在你眼中慢慢就会变得透明,你逐渐能分辨得出什么才是真心,什么才是假意,什么是适合与否,什么是真的想要。
勇敢就变成奢侈品,选择一个人,做一件事,变成必须权衡,必须深思熟虑。
这种透明感让你感觉到失去神秘感,失去了探索欲的热情。你恍惚地会以为也许可以在旧人身上延续当初的悸动,这是你的错觉。
但忽略了人已经流动了,两个人的感觉也变化了。不仅是对方,二十岁的自己跟三十岁的自己,需求也不同,如今成熟的你未必会想要那种频率不同、三观还未确定一致的伴侣。当然你一直感情空窗,经历有限,多去见人,多去爱也是毋庸置疑的。
投入一段关系必不可少的都要经历赋魅他人、祛魅他人、最后回到自己这个阶段的过程,你最终依然会得到一段对自我深刻的理解与升级。
当你回过头去看,每段关系最珍贵的都不是最终能不能跟这个人善终,而是在不同阶段,年龄、认知有差距的时候,你能从这些经历上对自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回到我的建议是,去大胆接触,开放自己,但不要过度美化年少的自己与他人,每个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体验,但是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对结果不要有很多的执念。
人到中年,缘分都是阶段性的,你们未必要共享下半生,但可以共享一段时光。
从这个角度去看,选择就会轻松很多。当然还怀抱着进入婚姻就是另外一套社会化的逻辑了,虽然一开始亮出自己的目的筛选效率更高,但也会错过一段体验,你要想明白你是想要婚姻还是深度关系的体验,这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中年了,既然已经错过了所谓世俗化的最佳婚育年龄,慢慢来未尝也不是一种选择,与其整天焦虑痛苦,不如就好好享受接下来的人生。
有完满的固然锦上添花,没有的话自己就把自己活成一株花,灿烂自己,肆意开放。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