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家乡有没有五里牌这个地名?
很多人会恍然,还真的有这个地方。没错,在中国南方各省中,有数百个地方共用一个地名——五里牌。
我就以湖南为例,看看有多少个五里牌?
![]()
长沙市芙蓉区五里牌街道办,岳阳市岳阳楼区五里牌街道办,岳阳市临湘五里牌乡,耒阳市五里牌街道办, 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村 , 邵阳市大祥区檀江街道五里牌 ,双牌县五里牌镇,武冈市五里牌 ......
我大略数了一下,仅湖南省内,叫“五里牌”的街道办和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就有十来个,村一级的地方则超过了一百个。
在地图上一搜,仅邵阳市就有十几个五里牌。
![]()
五里牌,为何如此之多?
五里牌地名的来源与古代的驿道系统有关。
古代的驿道系统和州县之间的官道一般是“五里一牌,十里一铺”。
五里牌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表示里程,类似于今天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从一个铺到另外一个铺,一般是十里。走到五里牌,意思就是走了一半路了,离下一个铺还有五里。当然,官道沿线的地名中不仅有五里牌,还有七里坪,十里坡等等,这都是官道标记里程的产物。
按照这种设置,五里牌应该遍地都是,但是,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存叫五里牌的地方,大多数离市县的老城区不远。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五里牌”已经慢慢纳入了城市范围。为什么城区或者附近的五里牌还在,乡间的“五里牌”地名大多已经消失了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市区或者附近的五里牌,就位于官道离城门大约五里的位置。一般会在这里立一个牌坊,或者树一块碑,上面标示“此地离城五里”。
城市最近的五里牌,给人们心里感受特别不一样。
一般人步行五里,大约需要两刻钟,即半个小时。赶路的人很疲惫,一看到五里牌,想着 很快就要进城了, 心里就轻松不少。进城的人,往往在五里的地方也开始收拾行装,注意言行,以免失礼。
其次,五里牌和过去官场礼仪有很大关系。
以县令为例,皇上出巡,需到州府所在地候驾;钦差,大学士,总督等级别的官员视察或者过境,需要到县境等候。知府等直属上级来视察或者师座到访,就在离城十里处等候。品级相近的官员,或者一般贵宾到访,就在五里处迎接,即在五里牌等候。
人们送客,一般也是送出城门五里即止,走到五里牌就差不多了。只有特别重要的人离别,才会有十里长亭送别。
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一多起来,这个地方的茶楼酒肆也就有生意做了,因此,五里牌所在地也会形成一个市镇,地名自然就沿用到了今天。
乡间的五里牌,往往没有人群聚集作用。如果只有有一块牌子,而附近没有村镇的话,随着古道的荒废,地名也慢慢湮没于时间长河之中了。当然,乡村也有一些五里牌的地名延续到今天,如郴州市苏仙区五里牌镇,湘乡市虞塘镇五里牌等地,离市区都比较远,但这些地方慢慢发展为集镇,地名自然也就沿用至今。
我们再来说说南方地名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铺。
有些朋友会简单的认为铺是民间形成的,是行人在此吃饭和住宿自然形成聚落,这种观点并不全面。
铺,最初是一种官方机构,叫做急递铺,类似于今天的邮政局。
我们来看《福建通志》里的一段话:
“急递铺凡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僻路或五名,或四名,于附近有丁力田粮五斗之上,二石之下点充,须要少壮正身。每铺设十二时日晷一个,以验时刻。铺门首置立牌门一座,常明灯烛一副,簿历二本,铺兵每名合置夹板一副,铃一副,缨抢一把,棍一根,回历一本。”
《福建通志》里还详细介绍了急递铺的其他情况。传递紧急公文需每三刻(45分钟)走十里,一昼夜走300里。每到一个铺就换人快跑,送快递的铺兵需要一边快跑一边摇铃。前面的急递铺的铺丁听到铃声马上出门等候,准备交接,并接力往下一个急递铺传送。换下来的铺兵要第一时间看着 日晷登记达到时刻,以备检查等等。
这种急递铺并不是驿站,我们来说说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全国性的驿道干线,才有驿站,同时也有急递铺,两者相互补充,如滇黔驿道、湘桂驿道、浙赣驿道等等。省内各州县之间的官道,则只有急递铺没有驿站。
其次,驿站一般为六十里或者八十里设一座,有水驿,也有马驿,以船只和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急递铺则为十里设一座,一般为人力快跑传递公文。
再次,驿站系统全国统管,由兵部和地方双重管理,急递铺则属于地方管理。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驿站有接待功能。驿站有客舍,有菜园,有马车,为往来官员提供免费的食宿服务,还相当于政府招待所,而急递铺则只有送信的功能。驿站的主官为驿丞,从九品的官身,而急递铺的主官只是一个小兵头。
我们回到正题,为什么南方地名中这么多铺?
我们先来看看,南方的乡村,有多少以铺命名的地方。我们就以明清时期的宝庆府(今邵阳市)到永州府祁阳县的官道为例。
这条官道的具体路线是:宝庆府→枫木铺 →岩头铺 →锡岭铺 →塔岭铺→泉口铺 →洞田铺 →罗田铺→香塘铺→窑头铺 →文明铺→黄冈铺 →石桥铺 →长叶铺→祁阳。
这条道沿途一共有13个铺,把全程分为14段。我查了下资料,今天的邵阳到祁阳刚好也是140里左右,刚好是十里一铺。
![]()
急递铺位于交通要道上,来往的客商非常多。人们出行最讲求安全感,荒村野店投宿的话,很可能会碰上黑店,一般人不敢随便在这些店过夜。急递铺有官兵驻扎,在附近开旅舍和饭馆的话,客人自然没有那么多顾虑,无疑生意会非常好。如此一来,急递铺周围慢慢出现了茶楼、酒肆和客店。自然就成为一个地方的中心,
一些以铺命名的地方,就是这样从官方邮局开始慢慢演化成居民聚集地,进而成为了现在的乡镇。
过去凡是地名中带“铺”的地方,古代都地处交通要道。由于现代公路的兴起,很多铺已经默默无闻,甚至找不到确切地点所在了。
历史地理,细究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相关资料,可点击阅读:
原创不易,感谢大家支持,并敬请关注本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