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临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卒中患者在经历了急性期的抢救后,虽然积极地参与康复训练,但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却并不理想。手脚活动能力的恢复缓慢,语言功能也难以迅速改善,究其原因,除了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外,一个常被忽视的因素便是血压管理。许多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未能重视血压的稳定,导致血压波动频繁,进而影响了神经功能的修复。事实上,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依赖于康复训练,血压管理不到位很可能会拖慢恢复速度,这一点需要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
林敏 主任医师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卒中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交流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会长兼神经介入组组长
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神经介入专业组副组长
福建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各类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作为第一术者年完成神经介入400余例,年完成急诊取栓150台次,累计完成神经介入7000余台次,数质量在省内领先。发表专业相关SCI论文20余篇,编撰专著2部,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血压管理与神经功能恢复
的关联
1. 稳定血压对神经细胞修复的支持
稳定的血压能够为神经细胞的修复提供充足的血液和营养支持。在卒中后,大脑的血管调节功能可能受到损害,而适当的血压水平可以保证脑组织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为神经细胞的代谢和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当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时,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得以保障,神经细胞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2. 血压异常对神经组织代谢环境的影响
相反,血压异常会对受损神经组织的代谢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延缓修复进程。高血压或低血压都可能导致脑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或过度灌注,进而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功能。高血压可能引发脑血管的痉挛,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而低血压则可能使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这种代谢环境的紊乱会干扰神经细胞的修复过程,延长神经功能恢复的时间。
3. 血压波动对神经功能重建的干扰
此外,血压波动还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干扰神经功能的重建。频繁的血压变化会使神经末梢受到过度的刺激,导致神经信号传导的紊乱,影响神经功能的正常恢复。血压的急剧升高或降低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还可能干扰康复训练的效果,进一步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
血压管理不佳对神经功能恢复
的具体影响
1. 功能恢复周期延长
血压管理不佳会导致肢体活动、语言等功能恢复周期延长。在卒中后,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语言功能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逐步恢复。然而,如果血压不稳定,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会受到干扰,导致这些功能的恢复速度减慢。例如,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手臂或腿部力量恢复缓慢,或者语言表达能力难以迅速改善,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降低他们的康复信心。
2. 康复训练效果降低
血压管理不佳还可能加重头晕、乏力等症状,降低康复训练的效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参与训练。然而,如果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使患者感到不适,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康复训练。此外,血压波动还可能增加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风险,如跌倒等,进一步影响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
3. 并发症风险增加
此外,血压管理不佳还会增加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当神经功能恢复缓慢时,患者可能会因为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而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康复的难度,进一步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
卒中患者如何通过管好血压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1. 严格监测血压
卒中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确保其在医生建议的合理范围内波动。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建议患者在家中配备一台可靠的血压计,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记录血压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血压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联系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 配合康复训练调整血压
患者还应配合康复训练调整血压。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后,应测量血压,避免在血压过高或过低时进行高强度训练。如果血压过高,可能会增加脑血管的负担,导致脑血管痉挛或出血;如果血压过低,则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在康复训练前,患者应确保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血压过高,可以适当休息或服用降压药物;如果血压过低,可以适当补充水分或进食,以提高血压。
3.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也是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身体的生物钟,促进身体的正常代谢,从而有助于血压的稳定。患者应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此外,均衡的饮食也对血压管理至关重要。患者应减少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持饮食的多样化。同时,还应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4.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是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的关键。建议选择具有较长半衰期的长效降压药物,维持血压平稳。这类药物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降压效果,有效减少血压的波动,从而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稳定的血压环境有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灌注,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在使用降压药物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这是因为药物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身体状况、并发症等)经过专业评估后确定的,擅自改变剂量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此外,在使用降压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
总之,卒中患者应高度重视血压管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将控血压与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血压管理方案,通过严格监测血压、合理调整康复训练强度、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以及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等措施,有效控制血压,避免因血压问题拖慢康复脚步,争取更好的恢复效果。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在康复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早日恢复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Hong KS.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for Stroke Prevention and in Acute Stroke. J Stroke. 2017 May;19(2):152-165. doi: 10.5853/jos.2017.00164.
[2]Maïer B, Kubis N. Hypertension and Its Impact on Stroke Recovery: From a Vascular to a Parenchymal Overview. Neural Plast. 2019 Oct 14;2019:6843895. doi: 10.1155/2019/6843895. PMID: 31737062; PMCID: PMC681553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4, 57(6): 523-559.
[4]Umemura S, et al.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SH 2019). Hypertension Res. 2019;42(4):1-247.
作者:林敏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