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24获取ACC高血压指南PDF(注意是后台不是评论区)
对于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除了准确测量血压外,还应该进行哪些检查来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对于该做什么检查、什么时候做、如何解读结果仍存在一些困惑。2025年ACC/AHA高血压指南在患者评估方面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指导,让我们对高血压患者的初始评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患者评估的核心目标
2025年ACC指南明确指出,当怀疑或确认高血压诊断时,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诊断程序应作为患者标准评估的组成部分。这种评估的主要目标是为血压降低的指导性药物治疗需求和最佳选择提供信息。
更具体地说,这种评估有助于识别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包括继发性原因;估算预测的心血管风险;评估靶器官损害的存在和程度,如肾功能受损和白蛋白尿。实践经验表明,系统性的初始评估不仅能帮助我们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还能及早发现可能被忽视的并发症。
笔者提示 在门诊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患者对于"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查"感到困惑。可以向患者解释,高血压评估就像给汽车做全面体检,不仅要看发动机(心脏),还要检查其他重要部件(肾脏、血管等)是否受到影响。这样的比喻通常能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检查。标准实验室检查项目 基础检查清单
2025年指南强烈推荐(I类推荐,C-EO级别证据)的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一项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血液学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主要用于筛查贫血、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生化检查涵盖血清钠、钾、钙等电解质,这些指标对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至关重要。血清肌酐检测及基于2021年CKD-EPI肌酐方程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能够评估肾功能状态。
代谢相关检查包括血脂谱和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估心血管风险和糖尿病筛查。内分泌检查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可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尿液检查包括尿液分析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后者对于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指南还提到可以检测尿蛋白/肌酐比值作为替代指标。
心电图检查的重要性
12导联心电图作为标准诊断程序被强烈推荐(I类推荐,C-EO级别证据),它可以提供关于亚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信息,如左心室肥厚。在Jackson Heart Study研究中发现,心脏损伤标志物和恶性左心室肥厚与非裔美国人心力衰竭风险显著相关,这提示我们心电图筛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笔者提示 遇到过一些患者认为心电图检查"可做可不做"。实际上,心电图是发现左心室肥厚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之一。虽然它的敏感性不如超声心动图,但作为初筛工具非常有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血压控制不理想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心电图往往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发现。

基础实验室检查应该至少每年重复一次,或者在出现葡萄糖不耐受、电解质失衡或尿酸变化的临床证据时更早进行。基线检查对于监测血清电解质和连续评估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必需的。
这种定期监测策略在SPRINT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该研究显示强化血压控制(目标<120 mmHg)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变化。研究中发现,定期的实验室检查对于早期发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可选的进阶检查 心脏生物标志物
除了标准的诊断评估外,可选检查包括心脏生物标志物如高敏肌钙蛋白和B型利钠肽。SPRINT研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敏肌钙蛋白和利钠肽水平与强化血压治疗后的预后相关,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进行更精细的心血管风险分层。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可以更精确地估算心血管疾病风险,并评估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程度。这些检查对于一些特殊患者群体,如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或有强烈家族史的患者,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与中国指南的细微差异
相比中国2024年高血压指南,2025年ACC指南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例如,ACC指南更强调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检测,而中国指南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推荐更为突出。在甲状腺功能筛查方面,ACC指南将促甲状腺激素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人群中甲状腺疾病患病率的差异。
笔者提示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患者对检查费用比较关心。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基础检查项目都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的经济负担相对较小。对于一些可选的高级检查,我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来推荐,避免过度检查。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时机
当临床上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时,应考虑进行额外的诊断评估。指南强烈推荐(I类推荐,C-EO级别证据)对存在临床怀疑的成人高血压患者筛查特定形式的继发性高血压,以提高检出率、诊断率和特异性靶向治疗率。
指南特别强调,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存在低钾血症,都强烈推荐(I类推荐,B-NR级别证据)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提高检出率、诊断率和特异性靶向治疗率。
对于筛查试验阳性的成人,合理推荐(IIa类推荐,C-EO级别证据)转诊至该类型继发性高血压专业领域的专科医生进行诊断确认和治疗。
aha
在Framingham研究的长期随访中发现,中年男性和女性终生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都非常高,而早期识别继发性原因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继发性高血压在2期高血压、治疗抵抗性高血压、高血压突然发病或年龄小于30岁的早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更为常见。
实验室结果临床解读 肾功能评估
肾功能评估是高血压患者评估的重中之重。血清肌酐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能够反映肾脏的基本功能状态,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则能更早地发现肾脏损害。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是,患者的肌酐水平正常,但尿白蛋白已经出现轻度升高,这提示早期的肾脏损害。
电解质异常的意义
电解质检查中,钾离子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自发性或利尿剂诱导的低钾血症,常常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线索。而高钾血症则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或RAAS抑制剂的使用。
代谢指标的综合评估
血糖和血脂的异常不仅影响心血管风险的评估,还可能影响降压药物的选择。例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ACEI或ARB类药物通常是首选;而对于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同时考虑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特殊情况下的评估策略 老年高血压患者
老年患者的评估需要特别注意肾功能的变化和多重用药的风险。由于老年人肾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在解读肌酐和eGFR结果时需要更加谨慎。同时,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实验室检查的结果需要在更广泛的临床背景下进行解读。
妊娠期高血压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还需要特别关注蛋白尿、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的变化,这些都是评估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合并症患者的评估
对于合并糖尿病、心脏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意义更加重要。这些患者往往需要更频繁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发现并发症。
成本效益考虑
虽然指南推荐了相对全面的检查项目,但在实际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决策。对于年轻、无症状且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可能不需要进行所有的检查;而对于高风险患者或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更全面的评估。
笔者提示 在基层医疗机构,有时无法一次性完成所有推荐的检查。我的建议是优先进行最基本的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包括肌酐、电解质、血糖、血脂)、尿常规和心电图。这些检查能够覆盖大部分的筛查需求,其他项目可以根据初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完善。总结
2025年ACC高血压指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患者评估框架,强调了实验室检查和诊断程序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全血细胞计数、血清电解质、肌酐、血脂、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腺激素、尿液分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12导联心电图这些标准检查(I类推荐,C-EO级别证据),我们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识别靶器官损害,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检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定期监测的动态过程。结合SPRINT研究、Jackson Heart Study和Framingham研究等重要研究的证据,规范化的患者评估是实现高血压精准治疗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