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坑镇的土地整治项目让零散农田变身连片良田。
![]()
这片35.7平方公里的试验区正在改写传统农耕史。以前巴掌大的地块现在连成片,农机终于能撒欢跑了。
13家企业抢着承包流转土地,租金比往年高出三成。
![]()
废弃老屋拆了建菜园,泥砖房变身小公园。
村民说现在出门就像逛景区,连城里亲戚都羡慕。鼎宏农业的稻鸭共养模式真叫绝!
![]()
亩产直接涨了200斤,还带火了乡村旅游。油菜花田里拍照的游客比蜜蜂还多。谭庙村老黄算过账:土地租金加工钱,年收入多了两万八。
现在村里后生仔都不愿去珠三角打工了。三坑水库边的彩虹路成了网红打卡点。游客来了要吃饭要住宿,农家乐开了七八家还忙不过来。
![]()
六祖禅院周边的民宿天天爆满。香客们顺道买走土特产,村民的蜂蜜都不够卖。
镇里干部透露,明年要再扩500亩智慧农田。无人机撒药,手机控灌溉,这些新鲜事马上就要实现。
![]()
但有人担心企业承包会不会影响自家口粮田?
镇农业办回应每户都留足了自耕地。冷坑河两岸的17公里绿道正在铺沥青。以后晨练的大爷不用和拖拉机抢道了。
![]()
燕都湿地飞来好多白鹭,生态好了连鸟都知道。
农药用量减少后,河里的鱼虾又回来了。村口小超市王婶笑着说:"现在卖冰棍都要多进货,干活的人有钱买零食了。"不过也有村民嘀咕:企业种的都是经济作物,以后米价会不会涨?
这个问题值得琢磨。镇里规划了双季稻保底种植区,既保粮袋子又鼓钱袋子。这招确实高明。
土地整治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老农李伯竖起三根手指:路宽了,渠通了,腰包鼓了。
连片农田里竖起的太阳能灭虫灯,晚上亮起来像星星落地。这可比农药环保多了。
冷坑镇的经验证明,乡村振兴不能光靠补贴。把地整明白,财路自然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