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的国际格局中,情报博弈已然成为无形的较量场。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屡次出现我国安全机构破获间谍活动的消息,特别是对部分西方国家情报人员的成功打击,常常引发公众的广泛赞誉。
![]()
以央视4月3日的报道为例,三名在我国境内潜伏的菲律宾籍情报人员被依法逮捕。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境外势力对我国的渗透从未间断,其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尤为活跃,早已成为“常客”。
但中国不仅能够高效识别、迅速行动,还将一向自诩无所不能的美国情报机构屡屡挫败。中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
境外渗透
外国情报机构对中国的情报收集,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种是派遣人员潜入,另一种则是设法拉拢内部人员。这两种手段听起来像极了电影中的情节,但在现实中却真实存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将中国视为重点关注目标,从科技到军事,从学术到政务,几乎每个领域都不放过。
![]()
美国中情局在这方面投入巨大,据称在2010年前后,从中国获取的情报在数量与价值上均达到高峰,部分情报甚至直接送达美国总统的案头。
然而不久之后,局势发生剧变,美方线人接连失联,情报网络大面积崩溃,连《纽约时报》都曾报道,这导致美国政府陷入一段时间的情报真空。
![]()
从2010年到2012年期间,中国成功抓获30余名美方间谍,彻底摧毁了中情局在中国构建的重要情报网络。这一系列行动不仅重创了美方的谍报体系,也让公众意识到,反间谍斗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开。
那么,这些间谍究竟是如何被识破的?今年4月,国家安全部披露了一起重大案件,某单位工作人员张某长期向境外传送机密信息。
![]()
她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普通职员,却利用职务便利,在会议室内安装窃听设备,用手机拍摄文件,甚至偷偷复制同事电脑中的资料。
直到一次保密会议中,一支藏在椅子下方的录音笔意外掉落,才引起警觉,最终揭开了这名“内鬼”的真实面目。
![]()
进一步调查发现,张某早在高中时期就受到境外不良思想影响,后来因个人不满情绪,主动投靠境外情报机构,将泄露国家机密作为报复手段。
此案揭示了境外势力惯用的策反方式,即瞄准思想不稳定、立场不坚定的人群。但我们同样看到,中国在反策反方面建立了严密的防御机制。
![]()
不仅有法律层面的严厉惩处,更在制度上不断优化完善,强化内部监管。而在面对境外派遣间谍时,中国也借助技术与大数据构建起严密的监控体系。
从人脸识别到步态识别,城市中的无数摄像头组成了一张全方位的监控网络。即便是专业间谍,一旦进入中国境内,也难以彻底隐藏行踪。
![]()
这种技术与人力结合的双重防线,显著提升了境外情报活动的难度。可见,中国反间谍的第一步,就是识破对手的手段并予以精准打击。
但这只是开始,真正让中国在这一隐形战场占据优势的,远不止反应迅速。
![]()
![]()
技术防护
如果说情报战的前半段是智慧较量,那后半段无疑就是技术对抗。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间谍与反间谍的较量早已从现实空间延伸到数字领域。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堪称系统而深入。
![]()
中国很早就意识到数据主权的重要性,因此大力推进自主可控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通信网络,大部分都为国产自主研发,这不仅保障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有效防止了外部势力通过系统漏洞窃取数据。
![]()
多年前谷歌试图进入中国市场,但中方明确要求其必须将用户数据本地化存储。谷歌未能接受,最终未能落地。
如今回顾,这一决定不仅是一次商业谈判的条件,更是一道关键的国家安全防线。
![]()
除了宏观层面的网络管控,在涉密单位内部,技术防护更是细致入微。任何异常行为都难以逃过监测,这种近乎零容忍的技术防范机制,极大增加了间谍窃密的难度。
在一些重点区域,数公里范围内就设有检查点,所有进出车辆必须接受电磁辐射检测。进入办公区域不仅要刷卡,还需虹膜识别。
![]()
工作用手机必须放入防电磁屏蔽柜,防止远程监听,甚至连垃圾处理都极为严格。2018年曾有一起案件,境外情报机构收买清洁人员,专门翻找军工企业的废弃图纸。
如今,涉密单位普遍使用微粒级碎纸机,碎纸尺寸比芝麻还小,并辅以化学药剂浸泡处理。
![]()
可以说,从数据到纸张,从线上到线下,中国构建了一张极致严密的技术防护网络,使间谍几乎无从下手。但这还只是反间谍体系的一部分。
![]()
人民的力量
在中国的反间谍体系中,人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这并不仅仅依赖特工或专业人员,而是每一个普通民众都可能成为防线的一部分。
全球范围内,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将群众防线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并且成效显著。
![]()
北京某小区内,一群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曾立下奇功。他们发现一名外国人频繁出现在军事科学院附近,并试图与晨练老人攀谈。几位老人察觉异常,立即报警。
国家安全部门顺线追踪,最终打掉了一个以文化交流为掩护的情报网络。这些老人虽未接触过情报工作,但他们的警觉与爱国意识发挥了关键作用。
![]()
2021年,一位姓徐的渔民在南海作业时,在某岛礁上发现带有境外标识的电子设备,内部装有信息发射装置。不久后,一艘外国船只试图靠近并试图取回设备。
徐先生果断指挥渔船驶向海军基地,经过十小时追逐,外国船只最终放弃。经鉴定,该设备正是境外设置的窃密装置。
![]()
这些真实案例背后,是一套成熟的社会动员机制在发挥作用。通过12339举报热线、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平台,中国不断向公众普及反间谍知识,提升全民警觉意识。
从重点行业到普通社区,从城市到海洋,这种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正逐渐形成一张无形却强大的防护网。
![]()
![]()
中国为何能让间谍举步维艰?答案在于国家在技术防控、制度建设和群众动员三方面持续发力。从网络自主可控到数据主权管理,从核心领域严控到全民参与监督,一套多层级、全覆盖的反间谍机制已经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
现实不断证明,国家安全没有旁观者。反间谍不仅是专业机构的职责,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形成合力,就能真正让间谍无处遁形、寸步难行。而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也将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
主要信源
国家部委涉密会议现场,一声“吧嗒”,揪出潜伏间谍……|来听新闻——农视网2025-04-17 04:15新华国际漫评丨监控中国受挫,美国急了——新华社客户端2023-12-2910个重大间谍案件公布,触目惊心!——首都网警2024-04-15劲爆!《纽约时报》称CIA在华间谍网被捣毁,出现数十年来最大漏洞!——上观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